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布哈林    相关链接:季诺维也夫

季诺维也夫、布哈林关于政治局工作程序等问题致斯大林的信

(1923年8月10日)


来源:《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卷,№06508

1923年8月10日于基斯洛沃茨克


斯大林同志:
  我们也逐条答复如下。
  一、看得出,您所不满意的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谢尔戈去同伏罗希洛夫谈。(1)他们既是您的也是我们的亲密朋友。(2)您自己就曾不止一次地同他们谈过这些话题。(3)在莫斯科我们曾多次谈起过,但都由于您好动肝火而难以谈下去。我们早就不满意了,但我们在莫斯科时有意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先去休假,让神经松弛一下,然后再把问题提出来。
  二、伊里奇的信。是的,是有弗·伊·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建议(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不要选您当书记。我们(布哈林、加米涅夫和我)决定暂时不对您提这封信的事。其原因是不难理解的:您对于同弗·伊·的分歧的认识本来就极为偏执,所以我们不想使您心烦。
  三、您写道:“小组还存在。”但它的情况很糟糕。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莫斯科时就对您说过不止一次。
  四、“在中央的档案中留有相应的副本。”我们谈的并不是这个,问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
  五、加米涅夫和古比雪夫参与政治局议事日程一事我们是第一次听说。想必这只是不久前的事。至少加米涅夫曾不止一次地发出过与我们同样的抱怨。
  六、海峡问题。又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答复:“你们并没有请求征询意见。”在涉及非常重要的问题且“小组还存在”的情况下,这种事事用不着请求的。
  七、越飞。既然他病成这样,那就必然要召回。不过要知道列文[1]的电报是8月6日召回以后才发的。对这件事要慎重些。
  八、德国。我坚信,我们不久后就要做出具有世界性历史意义的决定(顶多1~2年)。然而争论的完全不是这个问题。谁也没有打算“夺取政权”。“七月事变”还不会来临。法西斯分子威胁要枪杀十分之一的罢工工人,对这一威胁,德共中央回敬了一份出色的宣言,说那工人们就枪杀五分之一的法西斯分子。拉狄克认为这是个“错误”。他未同任何人商量就寄去了一封“私人”的信,要求人家否定中央的做法。我们表示反对。您站到了拉狄克一边。也不同我们打一下招呼,扣押了我们的电报,给托洛茨基打了电报。即使“小组”不存在,这样做也要不得。还在两周前,我们就告诉您,我们准备到莫斯科去。加米涅夫昨天给我们打来电报,说他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九、《真理报》编委会。您根本没有就此事同布哈林打过招呼。难道可以这样做吗?这等于说,如果您不在时,我们也可以不同您商量就任命书记处的负责人员,哪怕是临时的负责人。
  十、中央民族问题指导员的任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棘手的问题。您既未同我们商量,也未同加米涅夫商量。
  十一、同圣彼得堡省委的无谓的争吵。[2]对此所有托洛茨基分子都在议论纷纷——请别紧张。圣彼得堡省委常委会(您最亲密的同志)都有怨气。
  不过这都是细节。根本问题是伊里奇不在。因此,从客观上说(抛开您险恶的意愿不谈)中央书记处在中央已开始起着任何一个省委书记处所起的那种作用,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不是形式上)决定着一切。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谁也不愿意设政委(您甚至把组织局、政治局和全会都算作政委!)。但是在目前的制度下,“小组”要真正存在(而不是虚设),要平等合作和担负起责任,是不可能的。这是事实。您不得已(您自己不愿这样做)几十次使我们面对既成事实。而情况(既是指托洛茨基,也是指各种各样的“纲领”)变得越来越复杂,党内的不满情绪也在增长(不要看表面)。由此可见,要寻找最佳的合作方式。
  至于“地位”等问题用不着谈。无论是您还是我们,当然都不需要这些东西。至于“决裂”也用不着谈。党不允许这么做,我们也不想这么做。顶多是我们靠边。没有别的核心。如果您愿意的话,它也完全能干好。我们想象不出这个核心没有您会是什么样子。
  您要去哪儿休假?我们不久(月底前)将去梯弗利斯。如果您愿意,我们很高兴去您那里待一天。
  我们一刻也不怀疑:我们一定会取得谅解的。
  好好地休息吧!祝一切都好!

格·季诺维也夫[3]




注释

[1] 可能是指医生列·格·列文(1870~1938),1920年起任克里姆林宫医院的主治医生,内科主任。

[2] 大概是指斯大林同彼得格勒省委书记和俄共(布)中央西北局书记彼·安·扎卢茨基为把莫斯克温从彼得格勒调任俄共(布)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一事而发生的冲突。

[3] 此信由布哈林执笔,季诺维也夫签名。信的抄件上有季诺维也夫亲笔写的附言:“致克·伏罗希洛夫同志。亲爱的同志:寄上给柯巴的复信的抄件。加米纽卡来信说、他完全支持我们的建议,还说柯巴’大发了一通脾气以后’也同意了。到我们这里呆一两天吧。敬礼!您的格·季诺维也夫”。



感谢 黄胜利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