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坎农 -> 美国托洛茨基主义运动史,1928-1938

译后记



  提到“托派”、“托洛茨基”这些名词,老一辈对政治稍感兴趣的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新一代青年未必知道这个词的含义。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大论战时,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互用“托派”这顶帽子对骂,为了更好地了解“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分子”的本质,中国当时曾用中文出了一系列内部发行的白皮书,其中有托洛茨基的《被背叛的革命》、《列宁以后的第三国际》等著作,也出版了“托派”第四国际文件六辑,这些著作当时属于“内部发行”,仅供高层参考,普通民众很难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量引进西方著作,在西方自由主义著作被大量出版发行的间隙,托派或托洛茨基的著作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解禁,出版了托洛茨基的一些著作和第四国际的代表曼德尔的著作。人们通过这些著作多少可以了解托洛茨基的理论和主张,了解以曼德尔为首的托派学者在经济学上的贡献。
  本书有别于以上图书,首先它不是理论著作,亦非历史专著,写作本书的人也非理论家,而是一位多年投身运动实践的领导人物。作者是美国托派领袖詹姆斯·坎农,早年投身美国工人运动,先后参与过世界产业工人联盟、美国社会党,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投身共产主义,成为美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1923年苏联与共产国际内爆发左翼反对派的斗争后,作者在参加共产国际六次世界大会时,阅读到了托洛茨基的纲领批判文件,被争取了过来,其后一直投身托派运动,直至逝世。如作者自己所言,这本由演讲构成的图书,从讲座到出版都是出自意外,而非事先安排好的计划,作者在演讲时自然只注意到重要的事件,而非事无巨细的历史性叙述,所以书中涉及较多的是作者参与运动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本书以美国托派的前身——共产党为源头讲起,脉络为共产党的诞生,党内斗争,左翼反对派的开端,左翼反对派的艰难岁月,从理论澄清阐释面向群众工作,组织的合并与打入,托派独立政党成立。讲述了美国托派如何从“三个无兵之将”发展到拥有一个坚强纲领的组织。点明了对于一个小团队来说,首先需要的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应该具备行动的指南——纲领,在有了纲领之后,才能根据形势和环境决定自己的政策和行动,把握机会,相机而动,从一个宣传小圈子走向建设一个能领导无产阶级取得革命成功的先锋党。
  本书也可以让我们了解真正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处理派别斗争、如何进行组织的建设。中文世界对托洛茨基主义运动的介绍,更多的是关注托派组织的发展:托派一直都很弱小,且处于不断的分裂状态。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分裂这个现象不独是托派所特有的,在外部环境的消沉下,小圈子内部的吹毛求疵、宗派主义可以导致无休止的分裂。此外,分裂也并非一概是坏现象,为了先锋党的建设,分裂与合并都是办法。只有禁止派别自由、党内讨论的斯大林主义党才能停止党的发展,实现磐石般的“团结”。
  翻译本书的动机来自于与一位老前辈的谈话,该同志深谙美国托派的经验,并得益于这些传统与经验。在谈话中,讲到美国托派的传统,谈到了坎农,谈到了他的这本书。美国托派曾是全世界托派运动最强大的一支,在它兴起至社会主义工人党堕落的半个多世纪里,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老前辈建议我们译介这本书。坦白说,开始时译者还存有较多的顾虑,觉得这种谈派别历史的书读者不会很多,但读完此书,觉得它不只是派别斗争历史的介绍,还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的介绍,所以索性就将它译出了;至于读者数量,一本好书总会找到它应得的读者的。

※     ※     ※

  在启动本书翻译的三年前,我们就计划编译一个《革命马克思主义译丛》系列图书,该丛书包含历史上已出版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种类涵盖革命史、工人斗争史、托洛茨基著作、理论研究、政治策略等多方面的内容,因很多经典著作未译成中文,所以我们计划着手进行翻译。编译工作从2011年开始,首先我们排了一个计划,列出了一些经典著作的书目,并组织人手翻译和校对。《美国托洛茨基主义运动史》是最先翻译的著作,就将其列入本套丛书的第一本。以后会陆续推出其他著作,争取做到每年能出一至两种。
  在人手有限、能力薄弱的情况下,本书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翻译和校对。在本书付梓之前,我们特意委托向青老前辈写了中译本导言,置于本书卷首。
  参与本书正文翻译工作的有:连正炎(1-6,10章)、姜晴信(8、9章)、阿迪(11章)、镰锤星(7,12章)。河狸先生翻译英文第一版导言,镰锤星翻译了附录第二篇文章, Magribe翻译了附录第三篇文章。龚义哲负责了序言,全书正文和部分附录的校对工作,张兄校对了附录第二篇文章,这些校对工作保证了译文的质量。赤心,林志,素侠云雪对全书文字进行统校,统一了名词翻译,改正了个别语法错误,并编写了大事记,著作介绍。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原著对政党组织、人名、大事件等没有任何注释,鉴于中国的读者对这些国外人名、组织不太熟悉,为便于阅读,我们特在各章后附加了些注释。对于某些重复出现的名称,我们在该名称首次出现的那章后增加注释,之后就不再复注。特别感谢龚义哲在校对过程中为本书增加了很多词条。另外,部分词条借鉴自《社会进化与人类出路》(新苗出版社,2009),也表示感谢。因本书出版年久,虽经我们再三查找,部分人名和组织名还是无法找到注释,这些未能注解的名词都在首次出现的地方加了英文名称,以便再版时能补注,由此造成不当之处,还请读者原谅。书中出现的地名,除了生僻地名用英文从旁加注,其余就径自用中文译出。
  本书的翻译校对和排版出版都是在集体合作下完成的,渊央负责了本书的排版和封面设计工作,特此感谢。
  本书的编译工作准备得不足,译校者水平有限,错漏难免,还望读者指正。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提出宝贵建议,并参与我们的编译工作,提高我们的编译水平,促使我们的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编者
2015年3月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