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德〕卡尔·考茨基 -> 帝国主义(1914)

帝国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卷第五编第八章



  人们也许会说,这种不断的扩张意图只是过去的国家的特征。说今天在欧洲没有出现扩张的欲望,这是对的。至少在西方是如此。西方的国家并不力求在欧洲取得新领土,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想,比利时、荷兰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也不想。法国在上次世界大战以后只收回了它被德国在一八七一年夺去的地方。英国在最近一百年里不仅没有在欧洲占有任何新领土,甚至还自愿地放弃了一些领土。这些领土虽小,然而却是海上的实力基地。它在一八六三年把一八一〇年占领的爱奥尼亚群岛让给了希腊。英国人在一八〇七年占领了黑尔郭兰岛,他们在一八九〇年自愿与德国达成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把这个岛交给德国(换取了在桑给巴尔的让步)。
  的确,德国和意大利在最近一百年中有时也曾经扩大它们在欧洲的领土,但是这只是根据为扩张规定了一定限度的民族原则来进行的。无论是在阿尔萨斯-洛林的场合,还是在意大利同今天的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的边界问题上,这一原则固然由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考虑而被歪曲得不成样子,但是毕竟还没有被废弃。
  但是扩张欲望的所有这些限制仅仅适用于欧洲内部,而且只适用于它的经济比较发达的部分。我们还会看到这一情况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但是这些在欧洲限制了自己的强国表现了在这一大洲以外即使在现在也还无限制地扩张的倾向。
  我们只要看一下大不列颠。最近一百年内它在欧洲没有表现任何扩张欲望,就是在早些时候,自从工业资本兴起以来,它在那里也只表现很小的对于新领土的欲望。在十八世纪它在欧洲只占领了直布罗陀(一七〇四年)和马耳他(一八〇〇年)以及地中海上西班牙属梅诺尔卡群岛的要塞港口马翁。不过英国人在一八七二年又放弃了他们一七八年夺得的后一领土。
  但是在欧洲以外,英国人建成了一个迄今在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帝国。它包括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同样也包括地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并且这个庞大帝国的绝大部分是在从七年战争开始(一七五六年)到伟大的拿破仑战争结束(一八一四年)的两个世代中,像当年的波斯帝国一样迅速地被囊括进来的。在这期间加拿大被征服了,东印度的一大部分以及南非和澳洲被占领了。
  殖民政策的方法到今天为止也是建立最初的国家的方法。在剥削殖民地(有别于移民殖民地)中,统治的剥削阶级总是由入侵的外族组成的,它站在提供被压迫、被剥削群众的土著居民之上,把他们当作低等的种族,没有任何共同利益把它同这一种族联系起来。
  使殖民帝国扩张和日益牢固地团结的意图最近一个世代在英国得到了一个特有的名称。人们称它为帝国主义。后来人们把这一名称推广了,今天人们喜欢用它来表示一个国家的任何扩张意图。
  有些人甚至在瑞士发现了帝国主义,说是因为瑞士的资本家乐于把自己的资本投放成外国证券,这显然是从征服外国的意图出发的。
  过去屡次发生这样的情况,这次也是如此。只要人们找到了一个外来词而且居然是一个拉丁词来表示一种现象,那么这就已经可以算是对现象的科学解释了。有些人相信,当他们宣称征服政策产生于帝国主义的时候,他们就是说出了一个深刻的科学真理。这种情况再一次使人想起由Powerteh[1]造成的贫困。
  但是,由于帝国主义一词只是几十年以来才出名,它就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似乎这个词所表示的倾向也并不更早些。当一种经济理论把帝国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即金融资本联系起来的时候,看起来就更像这样了。
  上面这种看法不是愚蠢,而是很有意义的。
  货币资本和商业资本像土地贵族一样,大多充满了国内剥削阶级所固有的那种扩张剥削地区的欲望。有多少经济战争不是由商业嫉视造成的呢!相反,工业资本在一开始的时候最主张和平,并且厌恶任何征服战争。随着英国的工业资本的加强,它的政策变得更加和平了。自由贸易与和平成为工业资本的首领——科布顿和布莱特的口号,而自从上一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英国工人在相当程度上是被这一口号引向自由党的。即使英国工人已不再随这个党,他们今天仍旧坚持这个口号。
  马克思一直反对这个党。因为它在自由贸易和劳动自由的名义下反对国家的劳动保护法,并且在和平的名义下发展了它对欧洲民主的死敌——沙皇俄国的强烈的同情。俄国的专制君主们迄今一直懂得争取英国工业阶级的支持,因为后者认为这个只有微弱工业的巨大农业国是英国出口货物的最有希望的销售市场。人们在英国谋求同专制制度保持和平,并且安慰自己说,专制制度是俄国的内部事务,与西方民主国家毫无关系。
  英国就是在这种和平情绪中于一八六三年放弃了爱奥尼亚群岛。我们可以说,一八九〇年将黑尔郭兰岛让给德国,是这种情绪的最后余音。
  但是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精神已经开始掌握工业资本。愈来愈只有工人还忠实于和平纲领了。
  股份制和企业主同盟的发展使工业愈来愈紧密地同货币资本、同银行结合起来,并且就这样产生了鲁·希法亭第一个对之进行了系统和彻底的研究的那种新现象,他把它叫作金融资本。在这一形式下工业资本发展了同样的对被剥削者和竞争者使用暴力的思想,这一思想迄今一直是所有剥削阶级的特征。
  因此仅就这一点来说,当然要把帝国主义归咎于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因而形成了标志着最近几十年的特征的新现象。但是,不能对此作这样的理解,即一些国家的扩张意图似乎是一种全新的现象。这种扩张意图同国家本身的存在一样长久,并且一直是任何国家的特征。工业资本给这种现象带来的新的一面仅仅在于,它在一个时期内曾经反对这种进行新的征服的意图,它削弱了这种意图,但是自从上一世纪的最后十年以来,它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不仅没有反对过扩张的欲望,而且还为它提供了新的力量。
  如果说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期望一步进一步地抑制这种征服欲望的话,那么,我们是指靠在资本主义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国家中的工业无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以及殖民地本身的民族起义和独立运动的逐步增强。但是,也可能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即从世界大战得到教训的金融资本认为这一种扩张剥削地区的方法过分冒险,认为人们在这种追求增加利润的努力中会把全部资本置于过于危险的境地,不如转入超帝国主义,把所有国家的金融资本家联合成个国际卡特尔更为有利。
  不过这已经属于另外一章的内容,在那里我们要涉及国家的最新的趋势。这里只要说明下面一点就够了,即直到我们今天为止,一切国家都表现了不断的扩张要求。在条件不利、特别是力量薄弱的时候,达种要求的表现会受到阻碍,但是只要一出现可能满足它的前景时,它就立刻起作用。这一要求,这一进行征服战争的欲望,同迄今的国家的本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它的深刻根源在于每一个剥削阶级的增加自己的剥削所得的欲望而通过增加被剥削者的数目来达到这种增加是最容易的。
  只要国家还是一个剥削阶级的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就无可改变地固有着扩张国家领土的欲望,就像工业资本主义固有着扩大大企业的欲望一样。

《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卷(写于一九二七年),
柏林一九二九年德文版第143-146页。





[1] 古代法语“贫困”一词(“poverté”)的德文译音。——译者注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