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列宁全集》 -> 第20卷 前言 本卷收载的是列宁在1910年11月至1911年11月即俄国无产阶级由退却开始转入进攻时期的著作。 这一年俄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斯托雷平反动时期结束了,新的革命高涨开始出现。这是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1910年,俄国工业发展从停滞转向高涨,重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回升,生产和资本更趋集中,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扩大加强。经受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的残酷迫害和镇压之后,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振作起来,重新聚集力量,投入了新的斗争。与此同时,斯托雷平土地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千百万农民破产,富农大发横财,农村中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六三体制加剧了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代表的民主阵营同贵族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的联盟的对立。全民政治危机的因素日益增长。 1910年夏季爆发了莫斯科工人大罢工。11月,彼得堡工人为哀悼俄国大文豪列·尼·托尔斯泰的逝世举行了游行示威,发动了政治罢工,提出了“废除死刑”的口号。与此同时,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罢工浪潮波及全国很多工业城市。无产阶级的斗争对全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唤起了农民和其他民主阶层,新的革命高潮正在形成。本卷中《转变不是开始了吗?》、《游行示威开始了》、《立宪民主党人谈“两个阵营”和“合理妥协”》、《立宪民主党人和十月党人》、《论危机的意义》和《斯托雷平与革命》等文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列宁称颂彼得堡示威游行是“民主运动高涨开始之时”,指出黑帮反动派实行绝对统治的时期结束了,新的革命高涨时期开始了。列宁阐明,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和反革命政策不可能阻止新的革命,“斯托雷平企图旧皮囊里装新酒,把旧的专制制度改造为资产阶级君主制,因此,斯托雷平政策的破产,也就是沙皇制度在最后这条路上,在沙皇制度最后可能走的这条路上的破产”(本卷第329页)。俄国人民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或者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推翻沙皇君主制度而获得自由,或者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继续受反动地主政权的奴役。 在《列·尼·托尔斯泰》、《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有保留”的英雄们》和《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等文中,列宁结合俄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面临的革命形势,对托尔斯泰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高度评价他对剥削压迫制度和专制统治的无情鞭挞,同时指出了他的思想的局限性,揭穿了沙皇政府和自由派企图利用托尔斯泰思想的消极面来诱骗人民放弃革命斗争的险恶用心。列宁指出,托尔斯泰作为艺术家的世界影响和作为思想家的世界声誉都各自反映了俄国革命的世界意义。托尔斯泰的天才艺术作品非常突出地反映了1861—1904年这个历史时代,体现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特点、力量和弱点。托尔斯泰以其卓绝的艺术作品,激烈地抨击了沙皇俄国的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表达了千百万俄国农民自发的反抗和愤怒的情绪。但是,他不理解俄国所遭遇的危机的根源和摆脱这个危机的方法,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鼓吹不问政治、放弃革命和自我修养,宣传用新宗教代替旧宗教。他的学说带有空想的反动的性质。列宁写道,俄国人民不应该向托尔斯泰学习如何求得美好的生活,不应该把托尔斯泰的学说理想化。俄国无产阶级要接受并研究托尔斯泰的遗产,向被剥削劳动群众阐明托尔斯泰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批判的意义,其目的不是使群众局限于自我修养、憧憬圣洁生活、诅咒资本和金钱势力,而是使群众振奋起来对沙皇君主制和地主土地占有制进行新的打击,使群众团结成一支社会主义战士的百万大军,摧毁托尔斯泰所憎恨的旧世界。 收入本卷的《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关于纪念日》、《“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等三篇文章,是列宁在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五十周年时写的。列宁把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同斯托雷平的土地政策联系起来并作出结论说,农奴主所进行的任何资产阶级改革都不能防止革命,党和工人阶级的斗争目的仍然是推翻沙皇制度。列宁还分析了俄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两种历史倾向——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指出这两种倾向、两种力量的较量将最终决定为建立俄国新型社会制度而进行的斗争的结局。自由主义倾向发展的结果,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君主派的政党——立宪民主党。民主主义倾向分为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小资产阶级农民群众的代表劳动派是民主主义倾向的继承者。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俄国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倾向的代表。列宁把自由主义倾向和民主主义倾向同俄国可能的两条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联系起来,指出前者要使新的资本主义的俄国适应于旧的农奴制的制度。后者要完全消除阻碍新事物的旧障碍,摧毁农奴主地主统治的旧制度。列宁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坚持彻底的民主主义,揭露自由主义的动摇性,使农民摆脱它的影响,并领导农民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的革命形势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增强领导作用,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仍然没有摆脱取消派和其他反党分子所造成的思想混乱和组织分裂的状态。本卷中大部分文献反映了列宁为反对取消派、召回派和调和派的反党派别活动,争取党在原则基础上的统一而进行的艰苦斗争。《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俄国委员会的信》、《论党内状况》、《致中央委员会》等文献,分析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状况,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对克服党内危机的明确立场和观点。列宁揭露了呼声派和前进派不执行1910年1月中央全会关于解散派别的决议,变本加厉地进行反党活动的事实,谴责了托洛茨基拼凑取消派、召回派、托洛茨基分子反党联盟的冒险行为和分裂活动,指出托洛茨基派是孟什维克所有派别中最有害的一个派别。列宁号召全党:要加强并千方百计地支持所有真正护党力量的联合,以便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要争取尽快召开中央全会,以便摆脱党内危机;要同托洛茨基拼凑反党联盟的分裂活动和无原则的冒险行为进行斗争。 俄国国内的取消派搞垮了国内的中央,国外的取消派竭力破坏国外中央会议的召开。布尔什维克为召开中央全会同取消派进行了半年的斗争。列宁和他的拥护者于1911年5月28日—6月4日(6月10—17日)在巴黎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侨居国外的中央委员会议。列宁在《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中央委员会议的信》、《三个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向九个中央委员的非正式会议的报告提纲》、《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等文献中指出,召开国外中央全会是摆脱由于呼声派、前进派和托洛茨基的破坏活动使党陷入的那种困境的惟一可能和惟一正确的出路。列宁起草的《对关于召开党代表会议的决议的建议》和《声明》提出了建立俄国组织委员会的问题,反对呼声派和前进派参加负责筹备党代表会议的国外组织委员会。六月会议通过了旨在恢复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决议,谴责了取消派把持的中央国外局的路线,声明与它完全断绝关系,并且成立了筹备中央全会的委员会和筹备全俄代表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中央委员六月会议开始了护党斗争的新阶段。 列宁特别重视巩固俄国国内的党组织,团结在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反对无原则的调和和妥协。在《合法派同反取消派的对话》、《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巴黎第二小组关于党内状况的决议》、《〈两个政党〉小册子的序言》和《对〈两个政党〉小册子的补充》等文献中,列宁把合法独立派和呼声派准备建立的新的公开的党称为斯托雷平“工党”,指出同这个新党的活动家是不能达成任何协议的,因为这个新党只能阻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恢复。中央委员六月会议以后,调和主义是团结党和巩固党的严重障碍。列宁认为:“现在党内危机的关键,无疑在于我们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同取消派(也包括呼声派)完全分离,还是继续实行同他们妥协的政策的问题。”(本卷第338页)在《党内状况》、《来自斯托雷平“工”党阵营的议论(献给我们的“调和派”和“妥协派”)》、《论调和分子或道德高尚的人的新派别》等文章中,列宁揭露了调和派特别是托洛茨基调和派的危险性。列宁指出:托洛茨基是取消派的奴仆,巴黎的调和派是托洛茨基的地地道道的应声虫;调和派是一个最坏的最无原则的派别,它的错误在于他们不懂得现在首要的决不是组织问题,而是关于党的整个纲领、整个策略、整个性质的问题,是关于两个党即社会民主工党和斯托雷平工党的问题。 布尔什维克同取消派在组织问题上的分歧导源于重大原则的分歧。列宁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的整个世界观以及我党的全部纲领和策略的‘原则基础’现在被提到党的整个生活的首要地位,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本卷第59页)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曙光〉杂志》、《我们的取消派(关于波特列索夫先生和弗·巴扎罗夫)》、《关于政权的社会结构、关于前景和取消主义》、《论战性的短评》、《合法派同反取消派的对话》、《关于旧的但又万古常新的真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巴黎第二小组关于党内状况的决议》、《自由派工党的宣言》等文章中指出,取消派不执行党的纲领,公开否认党的革命的最近目的——推翻沙皇制度和建立民主共和国,宣传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处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完全滚到改良主义道路上去。列宁评述了布尔什维克和取消派对1908—1910年俄国向资本主义演变这个特殊阶段的政权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最近将来的前途所得出的不同结论,批判了取消派的机会主义论点。列宁从理论上指明,取消派同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基本原理完全决裂,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影响。 本卷中的《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一文深刻地揭示了改良主义的产生根源。列宁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转而采取新的策略,用改良主义来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即企图用不彻底的让步和不大的社会改革来分化和削弱工人阶级,保持资产阶级的政权。西欧各国工人运动内部的改良主义就是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除了这个一般的原因,俄国的改良主义由于俄国比欧洲落后和众多小资产阶级群众最容易动摇而显得特别顽强。列宁认为,取消派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改良主义的最露骨的表现,而他们的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的论调则是用空话来掩饰他们放弃一切革命的企图。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是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写的。文章分析了1905—1910年俄国的社会政治形势,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发展深度,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只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政治形势,才能正确规定党和工人阶级的任务。在1905—1907年革命时期,策略问题被提到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地位。在1907—1910年反动时期,捍卫马克思主义基础,反对理论方面的动摇成了迫切的任务。克服马克思主义运动内部的危机,是一场反对“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哲学基本原理的斗争,反对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而一味重复背熟了的口号的教条主义者的斗争,反对用马克思主义词句作掩护而实际却在鼓吹自由派资产阶级思想的改良主义的斗争。列宁指出:“现在,由于资产阶级的影响遍及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同路人’,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受到了来自截然相反的各方面的曲解,因此团结一切意识到危机的深重和克服危机的必要性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共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是再重要不过的了。”(本卷第88页) 本卷中的《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两个世界》和《英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等文章,反映了列宁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所进行的斗争。在《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一文中,列宁对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流派——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无政府社会主义)作了剖析,阐明了机会主义的根源和国际工人运动中产生策略分歧的主要原因。列宁认为,必须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性质中寻找修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根源。一批批“新兵”和新的劳动群众被吸收到工人运动中来,他们往往只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某几个方面,还受着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影响。这是引起工人运动分歧的原因之一。无政府工团主义和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影响的直接产物,它们都把工人运动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固有的特点说成是相互排斥的。修正主义者否认革命即飞跃的学说,认为改良就是局部实现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拒绝在群众中开展经久的耐心的工作,特别反对利用议会讲台。列宁写道:“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阻碍了这样一件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把工人团结成为规模巨大、坚强有力、很好地发挥作用的、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组织,团结成为坚持阶级斗争精神、明确认识自己的目标、树立真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组织。”(本卷第67页)列宁还阐明这两种倾向同资产阶级的策略的关系: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采取暴力方法,会引起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增长;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行让步政策,则会引起右倾机会主义的增长。《两个世界》这篇总结德国社会民主党马格德堡代表大会的文章,用具体例子指出机会主义者在工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列宁批判了机会主义者完全相信资产阶级法制,认为这种法制会永世长存,社会主义可以装在这种法制的框子里的错误观点。列宁指出,机会主义者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在资产阶级法制的基础上进行,但最终必然导向面对面的搏斗,面临最后的抉择:或者是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或者是自己被粉碎、被扼杀。列宁在《英国社会民主党的代表大会》一文中揭露了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之一的社会沙文主义。 本卷还收入列宁悼念无产阶级革命活动家伊·瓦·巴布什金、保尔·辛格尔、保尔·拉法格和劳拉·拉法格的文章或演说。 《纪念公社》一文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产生原因和真正意义。列宁指出,巴黎公社由于1871年的法国不具备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这两个胜利的社会革命应有的条件而遭到失败,但是,巴黎的炮声对加强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起了推动作用。列宁写道:“公社的事业是社会革命的事业,是劳动者谋求政治上和经济上彻底解放的事业,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社的事业是永垂不朽的。”(本卷第224页)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了10篇,其中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讲授提纲》、《对弗·维·阿多拉茨基的文章〈论新自由主义。评帕·诺夫哥罗德采夫《现代法律意识的危机》一书〉的意见》、《声明》、《对〈两个政党〉小册子的补充》。此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议材料中增收了《关于党内状况的报告》、《在讨论确定会议性质问题时的发言》。《附录》中的文献也是新增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