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列宁全集》 -> 第27卷 威廉·科尔布和格奥尔吉·普列汉诺夫 (1916年2月16日〔29日〕) 德国露骨的机会主义者威廉·科尔布的小册子《处在十字路口的社会民主党》(1915年卡尔斯鲁厄版)正好是在普列汉诺夫的文集《战争》出版之后问世了。考茨基分子鲁道夫·希法亭在《新时代》杂志上对科尔布的回答十分软弱,闭口不谈要害,只是抽抽搭搭地抱怨科尔布如实说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统一不过是一种“名存实亡的”统一。 谁要想认真思索一下第二国际破产的意义,不妨拿科尔布和普列汉诺夫的思想立场作一比较。他们两个人(同考茨基一样)在基本问题上是一致的:否定和讥笑借这次战争的机会采取革命行动的思想;他们两个人都用普列汉诺夫派爱用的“失败主义”这个字眼责难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普列汉诺夫把借这次战争的机会进行革命的思想叫作“梦幻般的闹剧”,抱怨“革命的高调”。科尔布则从头到尾不停地诅咒“革命的空谈”、“革命的幻想”、“激进的(Ra-dikalinski)歇斯底里病患者”、“宗派主义”等等。科尔布和普列汉诺夫在主要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两个人都反对革命。至于说科尔布原则上反对革命,而普列汉诺夫和考茨基“原则上赞成”,那不过是色彩上、文字上的差别而已:实际上,普列汉诺夫和考茨基都是科尔布的听差。 科尔布比较诚实,这指的不是他的人品,而是政治表现,也就是说,他的立场始终如一,不必口是心非。所以他不怕承认真实情况,他说,在他看来,整个国际的罪过就在于有“革命幻想精神”,就战争问题进行“威胁”(拿革命来威胁,普列汉诺夫和科尔布先生!)。科尔布说得对:欧洲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在资本主义国家摇摇欲坠的时候,在“它的生存成了问题”的时候还起来保卫它,既然如此,“从原则上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岂不荒谬。他承认客观革命形势的存在,这倒是符合实际的。 科尔布写道:“后果〈实行李卜克内西拥护者的策略的后果〉将是德意志民族内部的斗争达到沸点,从而使它在政治上军事上遭到削弱”……使“三协约国的帝国主义”得到好处和取得胜利!!机会主义分子所以对“失败主义”大发雷霆,关键就在这里!! 这确实是整个问题的关键。“内部的斗争达到沸点”也就是国内战争了。科尔布说左派的策略会导致这种后果,这话说得对;这种策略就是使德国“在军事上遭到削弱”,即希望并促使德国失败,这也就是失败主义,这话也说得对。科尔布只有——只有!——一点不对,就是他不愿看到左派的这种策略是国际性的。在所有交战国里都有可能使“内部的斗争达到沸点”、使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军事力量遭到削弱”,并(因此,由此,借此)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这才是问题的整个关键。我们感谢科尔布的有益的愿望、承认和说明,因为这一切出自一个始终如一的、诚实的、露骨反对革命的敌人之口,对于向工人揭露普列汉诺夫分子和考茨基分子丑恶的伪善和可耻的毫无气节,就特别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