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列宁全集》 -> (2020年第二版增订版)各卷前言  旧版第54卷

《列宁全集》(2020年第二版增订版)第54卷

前言


  〔说明〕录入自《〈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资料汇编·前言卷》(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


  本卷是列宁笔记卷部分的首卷。本卷收载列宁在1915-1916年所写的20本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笔记以及列宁1912-1916年就同一问题作的一些单独的札记,通称《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

  《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为帝国主义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列宁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生活的时代已看到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若干新现象,并对这些新现象初步作了评述。列宁进一步系统地研究并总结了《资本论》问世后半个世纪中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深入研究帝国主义问题,完全是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早在大战以前,他就留心这方面的研究。他在1895-1913年期间所写的一系列著作对此有零星片段的论述。大战爆发后他认为,如果不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彻底弄清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根本谈不上具体地历史地评价当时的战争和政治。他考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他从经济到政治,对帝国主义的实质进行了全面探索。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研究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证实自己的论点,他引用的不是个别材料,而是关于全世界经济基础的各方面材料。他在研究工作中利用了大量文献资料。他阅读了经济史、科学技术史、政治史、外交史、战争史、殖民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工人运动史等方面的许多文献,收集了世界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他查考过的用多种文字出版的各国的书籍、学术论文、报刊文章和统计资料有几百种。他从148部书籍(其中德文的106本,法文的23本,英文的17本,译成俄文的2本)和49种期刊(其中德文的34种,法文的7种,英文的8种)上的232篇文章(其中德文的206篇,法文的13篇,英文的13篇)中作了摘录。他非常注意使用图书目录和资料索引、获取新书信息。他在研究某一本书时总是标出书中所引用的资料,然后再研究这些资料。他有时自己动手把零散的资料加以综合后制成表格。尽管本笔记是列宁为自己使用而不是为发表而作的,所以不像那些正式写成的完整的著作那样,具备严密的逻辑结构,但它展示了列宁的研究过程,同样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列宁对帝国主义问题的创造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既体现在本笔记中,也体现在他利用笔记的材料写成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见本版全集第27卷)和其他一些重要文章中。本笔记可视为该书的准备材料,这些准备材料占了本笔记的主要篇幅。但本笔记的内容比该书广泛,是该书基本原理的更细致的补充和说明。列宁对该书框架结构的设想,从最初确定主题的简略提纲到开列出各章细目的详细提纲都保留在本笔记中(见本卷第105-106、194-195、200-202、239-258页)。

  列宁在本笔记中通过对资料的选取和摘录、对资料所含思想的转述和概括、对资料的评论和批注,指出了现代帝国主义的产生过程及其基本特征:生产和资本集中的高度发展必然造成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出现;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家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笔记中的资料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评述,说明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者腐朽的资本主义,是过渡的或者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时,由于顾虑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所以只作纯理论性的、经济上的分析,在提到政治方面时,不得不极其谨慎。而本笔记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方面则有更多的涉及,它用明确的语言表述了关于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关于社会帝国主义彻底背叛社会主义并完全站到资产阶级方面、关于工人运动的分裂同帝国主义的客观条件相联系这样一些思想。

  本笔记表明了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的理论渊源,表明了列宁在研究过程中对前人的思想材料的充分利用。他阅读和摘引过的既有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也有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而大量的是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以及资产阶级官方的各种报告、统计资料。即使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观点,他也给予充分重视。

  列宁在本笔记中不止一次提到英国政府大臣约·张伯伦和塞·罗得斯。这两个资产阶级政治家并无专门的学术著作,但他们当时的施政言论说明他们清楚地知道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政治根源之间的联系。列宁撇开资产阶级学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利用他们揭示客观事实的材料。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雅·里塞尔的主要著作《德国大银行及其集中》为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里塞尔通过银行的作用及其发展看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但他攻击马克思主义,说什么社会主义者所希望的“生产资料社会化”未必能实现。列宁就此加批语嘲讽他:“哈哈!!‘驳倒了’”(见本卷第402页)。另一位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格·舒尔采-格弗尼茨的著作对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很有用。列宁认为他的《不列颠帝国主义》一书“收集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关于英国帝国主义的事实”(见本卷第496页),又说他的《德国信用银行》一书虽然废话很多,却也有可取之处。但他的书贯穿着“帝国主义”精神(见本卷第37页),遭到列宁的批判。还有,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罗·利夫曼在《参与和投资公司》、《卡特尔与托拉斯》等书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列宁认为他收集的“实际材料很有用,大部分都是原始材料”(见本卷第414页)。利夫曼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列宁揭露了他的“资产者辩护土的观点”(见本卷第35页)。列宁还指出他的《战争是不是使我们接近社会主义?》一书说的“都是些极其庸俗的反对社会主义的道理”(见本卷第837页)。奥·瓦尔特斯豪森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德国帝国主义爱国者”(见本卷第639页),但列宁还是从他的《国外投资的国民经济制度》一书“选择了一些最重要的东西”(见本卷第635页)。列宁在摘录格·希尔德布兰德的《工业统治地位和工业社会主义的动摇》一书时说该书“对了解社会民主党内部的机会主义倾向和帝国主义倾向是有用的东西”(见本卷第101页),但这位德国经济学家拥护帝国主义。此外,美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享·莫里斯的主要著作《殖民史》作为“从上古到1899年的历史概论”,是“枯燥无味的事实罗列”,但“汇集的统计材料很有意思”(见本卷第275、268页),因此多次出现于列宁所开列的参考书目,并为列宁所摘引。

  列宁所利用过的关于帝国主义的文献,其中有一些出自小资产阶级民主反对派之手。这些人用小资产阶级观点批评帝国主义,他们把自由竞争和民主同帝国主义对立起来,虽然说明帝国主义必然引起战争,表示了维护和平的天真愿望,但他们不能科学地说明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何在。尽管如此,列宁仍然采撷了他们著作中的精华。本笔记中列宁对德国经济学家欧·阿加德的《大银行与世界市场》一书所作的笔记(见本卷第106-127页)就说明了这点。属这一类的学者还有德国的阿·兰斯堡和路·埃施韦格,前者是当时德国金融界的重要杂志《银行》的发行人。在本笔记所载的《银行》杂志摘录(见本卷第60-78页和第172-193页)中,列宁对这二人刊登在该杂志上的多篇文章作了批注。法国政论家维·贝拉尔的《英国与帝国主义》是一本肤浅的文集,但列宁从中选取了有用的例子(见本卷第230-231页)。列宁将法国统计学家阿·奈马尔克在《国际统计研究所公报》上引用的关于全世界发行有价证券的材料与瓦·措林格尔《国际有价证券转移对照表》进行比较和核对,并作了计算(见本卷第140-146页和第430-431页)。

  列宁把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霍布森作为小资产阶级民主反对派的一位代表人物来看待。本笔记提到的他的著作不下六种,其中的《帝国主义》一书最为重要,是在列宁以前的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著作中具有系统性的一部。列宁认为他的这部“论述帝国主义的书一般说来是有益的”(见本卷第105页)。本笔记中编号为希腊文字母“卡帕”的那一本笔记即专门为该书而作。“帝国主义”是一古老的概念,霍布森指出现代帝国主义的特征是:一、在帝国主义时期存在着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斗争;二、金融资本家统治着商业资本家。而后一特征在霍布森看来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列宁认为霍布森阐明了“帝国主义和老帝国主义的区别”(见本卷第475页)。霍布森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寄生性”(见本卷第466页)所作的分析引起列宁的极大注意。但总的说来,霍布森不了解帝国主义的矛盾由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尽管他提出了“金融资本”的概念,看见了金融资本的统治,但他不明白金融资本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他把帝国主义仅仅看成国家在金融寡头的诱迫下所采取的一种政策,是一种以暴力强行掠夺投资场所的政策。列宁指出了他“对帝国主义的庸俗批评的实质”(见本卷第461页)。

  在社会民主党人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著作中,受到列宁重视的首先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鲁·希法亭的《金融资本》一书。该书的副标题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副标题的这一提法为列宁所接受,并被列宁用于自己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专著的最初书名中。列宁认为该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作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本笔记多处引用希法亭的论述,标为希腊文字母“太塔”的笔记中专门有对《金融资本》一书的摘录和批注。希法亭把帝国主义看做资本主义的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从而正确地说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希法亭提出:“金融资本=‘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见本卷第372-373页)。这一定义为列宁所肯定,但它的不足是未能说明金融资本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生产集中和垄断,尽管希法亭已看出资本家垄断组织的作用。希法亭通过对金融资本的分析说明,争夺经济领土的斗争是帝国主义的一个特点。他还指出了金融资本在政治上的反动性:“金融资本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统治”;“寡头统治代替民主”(见本卷第374页)。列宁赞赏他的如下说法:“无产阶级对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的回答,对帝国主义的回答,不可能是贸易自由,而只能是社会主义”(见本卷第374页)。希法亭指出,恢复贸易自由是“反动的理想”。在本笔记中,列宁认为希法亭的理论有如下缺点:1.关于货币的理论错误;2.忽视世界的瓜分;3.忽视金融资本与寄生性的关系;4.忽视帝国主义与机会主义的关系(见本卷第202页)。

  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对第二国际的领袖人物卡·考茨基的言论给予了极大的注意。从本卷可以看出,列宁的几个笔记本中都有对考茨基观点的评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大战期间,考茨基在《帝国主义》、《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联盟》、《两本用于重新学习的书》等文中论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矛盾。列宁认为他给帝国主义下的定义“根本要不得”(见本卷第286页)。列宁指出他企图粉饰资本主义,“只谈好的,不谈坏的”,“这是新的蒲鲁东主义”,是“小市民的改良主义:主张纯洁的、平静的、温和和谨慎的资本主义”(见本卷第194、105、106页)。所以列宁认为他不仅比希法亭后退了一步(虽然希法亭极力拥护他),而且比社会自由主义者霍布森也后退了一步。列宁一再批判他的“超帝国主义”论,说明这一理论同霍布森早已提出的“国际帝国主义”论是一回事。列宁说,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欧洲联邦会形成什么东西:形成“国际帝国主义”(见本卷第479页)。列宁本来打算写专文来清算考茨基主义,并已拟出了提纲(见本卷第852-854页)。尽管专文未写出,但列宁在其论帝国主义的专著以及大战期间所写的一系列文章中都对考茨基主义作了批判。

  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的代表罗·卢森堡(笔名:尤尼乌斯)就“欧洲联邦”问题同考茨基的论战,以及她和其他左派人物对考茨基主义的批判,在本卷中也有所反映。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是从她对资本积累的研究中引申出来的,早在世界大战之前她就写出了这方面的专著。对帝国主义的看法,列宁同她并不一致,但列宁给她的观点以应有的注意。她因反对帝国主义大战而被投入监狱,在狱中写了《社会民主党的危机》一书。该书受到列宁的重视,本卷中有列宁阅读该书时所作的笔记(见本卷第339-346页),列宁的《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一文(见本版全集第28卷)是专门评述该书的。

  本笔记在揭示帝国主义的普遍特征时,说明了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所独具的特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各国经济生活日趋均等化,但差别还是不小。当时,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进步非常快,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英国进步则慢得多。列宁十分注意俄国。俄国作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其特征是:经济上最落后,被资本主义前关系的密网紧紧缠绕着。在《关于辛迪加的论文的提纲》(见本卷第831页)中,列宁把俄国的垄断组织称为“农奴主-地主辛迪加”。列宁就阿加德《大银行与世界市场》一书以及A.扎克《俄国工业中的德国人和德国资本》、B.伊施哈尼安《俄国国民经济中的外国成分》等有关书籍所作的笔记(见本卷第106-127、264-266、291-292页)充分说明了俄国帝国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关于沙皇俄国的侵略政策,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是被迫用暗示的方法来论述的,而在本笔记中则以大量鲜明确凿的事实来揭露。

  本笔记收载了大量反映帝国主义实行对外扩张、劫掠殖民地的材料。从列宁对齐·施尔德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第1卷)、亚·苏潘《欧洲殖民地的扩展》、奥·许布纳尔《地理统计表》、阿·维尔特《世界现代史》等文献资料的摘录和引用(见本卷第82-98、322-336、569-583页)可以看出当时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和人民遭受新老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情况。列宁十分关注中国、波斯、土耳其这三个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上述文献资料,还有已经提到的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莫里斯的《殖民史》等书籍,都真实地记载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瓜分中国的事实。列宁对弗·克瓦德弗利格《1774-1914年俄国的扩张政策》一书的摘录(见本卷第761-768页)揭露了沙皇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在阅读哥·埃格尔哈夫《现代史》一书时所作的《“埃格尔哈夫”笔记》中,列宁把镇压中国义和团起义的俄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的联军讥讽地称为“文明世界的联邦”(见本卷第773页)。列宁根据这本书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编制的表格《1870-1871年以后列强国际政策中的主要危机》、《1870年以来世界历史主要资料综合试作》(见本卷第775-799页)列举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的多次重大民族灾难:1895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日甲午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强盗为瓜分中国和朝鲜而进行的战争以及上述1900-1901年义和团运动受到的镇压。列宁在阅读B.马凯的《中国,中华民国。它的问题和前途》一书时的摘录,同样揭露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同时愤激地指出该书拼凑材料对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国民主运动进行诽谤(见本卷第625页)。列宁关于A.杰克斯《中国的反动派》一文的评述(见本卷第600-601页)说明了列宁对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关注和思考。

  本卷中的全部材料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苏联收集起来、陆续加以发表的,后又以《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这一书名出了单行本。《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9卷收载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是根据全集俄文第4版第39卷翻译的。本版本卷中材料的编排基本上同于第1版第39卷。本卷中列宁的20本笔记,其中前15本依次有列宁按希腊文字母所作的编号(从“阿尔法”到“奥克米隆”),后5本列宁未作编号,在本卷中是按时间顺序编排在有编号的笔记后面的。全部笔记标题都是列宁加的,笔记中书籍、文章、草稿、参考书目的摘录的标题,有的是按照列宁编的笔记目录加的,有的是从引文中摘出的。列宁作笔记时,对文献、资料的摘录系分别使用原文,俄文编者把这些摘录译成了俄文。《单独的札记》部分对文献的收载在本版本卷中和在第1版第39卷中略有不同:本版本卷增加了关于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平等”谬论的、摘自《国民饮食状况。群众饮食状况》一书的材料,还增加了摘自《巴塞尔前进报》的《瑞士的国外投资》这一材料;第1版第39卷的《短评:论本国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失败》、《〈帝国主义和民族自决权〉演讲的提纲》、《关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一文提纲》、《帝国主义和对帝国主义的态度》分别编入了本版全集第26、27和28卷。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