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传记 -> 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 |
上一页 下一页 ︱ 字号:大 中 小 |
三十三 “新的”外交 苏维埃国家在三年过程中已濒于崩溃的边缘。但它却依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对过去需要清醒地加以总结。列宁在正视严峻的现实时,不管真实情况是多么残酷,他都不怕如实地讲出来。列宁用新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他在1920年11月6日回忆道:“三年以前我们在斯莫尔尼的时候……如果……有人对我们说,再过三年就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就会取得我们现在这样的胜利,那是任何人甚至最乐观的人都不会相信的。那时我们知道,只有我们的事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我们的胜利才会巩固,因为我们在开始我们的事业时,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世界革命上。”①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1一2页。——译者注
列宁在另一篇讲话里,即在1920年11月21日发表的讲话里,这样来表述新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结果,无论是这一方还是那一方,无论是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还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没有获得胜利,也没有遭到失败;其次,虽然我们的预言没有轻易地、迅速地、直接地实现,但是主要的一点我们办到了,就这方面说预言实现了,因为主要之点就在于: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推迟爆发,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① 必要性迫使列宁只好暂时地放弃国外革命而在国内挖起战壕来:作为一位实践家,他在难以克服的障碍面前停住了。但是希望依然存在,共产国际依然存在。列宁在11月6日说道:“我们一向懂得并且不会忘记,我们的事业是国际的事业,因此在一切国家(包括最富有和最文明的国家)的革命还没有完成以前,我们的胜利只是一半,也许一半还不到。”② 苏维埃国家是怎样才得以保全下来的呢?列宁说:“英、法、美这样三个强大的国家无法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并且在他们用联合的力量对我们发动的那场战争中打了败仗。”③列宁的这些话说得太言过其实了。要知道这几个国家只是使用了自己兵力中的极小一部分来对付苏维埃俄国。再说既然它们不能够联合起来,那它们又怎么能够用“联合的力量”来打仗呢?这里列宁只不过是想强调说,几个大国遭到了失败是因为,“它们已经半死不活……资产阶级已经腐朽了”。④因此,俄国才处于安全状态,并且世界革命的可能性还依然存在。从那时以来便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克里姆林宫的习气:为了安慰本国同胞,总是夸大别的国家所遭受的困难,并且在粮食和其他消费品缺乏的时候用“世界革命”这种虚幻的杂技为本国同胞排忧解闷。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22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3页。——译者注 ③④同上,第2页。——译者注 不过列宁在所绘的图画上又加上了一笔现实主义的细线条:他说,如果布尔什维克答应或幻想只用俄国一国的力量就能改造整个世界,那就是一种精神失常的表现。首先应当对俄国进行改造。11月21日列宁在发表讲话中宣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①他提出了一个详细的电气化计划,但是他指出,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许多宏伟任务中的一项。他说:“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没有。”此外还可以看到“官僚主义已经复活。”② 列宁承认,工农群众还不识字,没有文化,因此没有能力来振兴工业和消灭已经侵入党政机关的官僚作风。“无产阶级的一切优秀分子”都执行军事任务去了,因此胆小鬼和官僚主义者这些“资产阶级分子”便纷纷钻进了苏维埃机关。列宁抱怨道:同城乡千千万万的小资产者比起来,“我们是少数”。③人们的热情开始低落,他们希望能在某个单位搞到一个舒适的职位。那些具有相当的文化程度能够胜任行政工作的人不同情布尔什维主义,而具有高度技能的共产党员和同情者又很少。在过去的三年中,列宁提出的关于每个女厨师都能够管理国家的口号已经销声匿迹了。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30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32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34页。——译者注 官僚主义是那个想管理一切(即经济、政治和教育)的政府的一种幼稚病。随着集中管理的加强,这种幼稚病就成了国家的一种经常现象。列宁在行将就木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眼下列宁必须重新制定对内和对外政策,这两种政策是一切国家(包括共产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对孪生弟兄。1920年12月6日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作报告时,一开始就说:“同志们,我看到租让问题引起很大的注意。感到十分高兴,虽然,说实话,也有点惊异。到处都在大声疾呼,而且这些呼声主要来自基层。人们在问:我们把本国的剥削者赶走了,又要把外国的剥削者请来,怎么能这样呢?”①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58页。——译者注
列宁在这里所指的不仅是关于向外国实行租让的问题,而且还有关于有可能使国内资本主义合法化的问题。国内战争以弗兰格尔男爵的失败而结束了。现在苏维埃的公民们开始感到纳闷、而共产党员们开始感到担心的是:等待着战时共产主义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呢?某些人认为这样的共产主义是一种战斗的共产主义,因此想把它保存下来。他们喜欢这种共产主义的很多特点,这就是:通过在农村中对富农和中农实行征收和实行余粮收集制的办法,同大多数资产阶级和资本家进行斗争;建立国营农场即“农业工厂”;在有些地方用强迫手段来实行集体化并对农村公社进行初步试验;禁止私人贸易;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由政府来管理全部工业生产、矿业、木材采伐和运输等;根据自愿来确定共产党员的工资额;对文学、艺术、戏剧、电影实行国家监督。这一切都意味着那个消灭资本主义的国家拥有无限的权力,并且这一切看起来就好似社会主义。但是列宁通过1920年11月25日所颁布的一项特殊法令向一些国外公司建议实行大规模的租让。这预示着什么呢? 列宁在为这项法令辩护时,描述了苏维埃对外政策即力量均衡政策的一些新原则。列宁提醒道:“只要我们还没有夺得全世界,只要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比资本主义世界弱,就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应该善于利用帝国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这方面的基本经验,我们在缔结布列斯特条约时就有了。”①但是现在“西方列强正在一年年地恢复战争中所伤的元气”。虽然在所有国家中都有共产国际的“核心”,“但是,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发展的速度比我们慢得多。显然,当各国人民得到和平之后,革命运动必然会缓慢下来。因此我们不能根据对未来的猜测把希望寄托在这个速度会变快上面。我们的任务是决定我们现在怎么办。人们生活在国家里,而每个国家又生存在由许多国家构成的体系中,这些国家彼此都处于一定政治均势的体系中。”② 因此,列宁宣布,国家,不管它是资本主义的国家还是共产主义的国家,它依然是国家,而且一定是按照国家的原则而存在着。如果它不想通过发动战争或输出革命来破坏力量的均衡,那它就一定得服从这种均衡原则。有一种设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这种设想看起来似乎是十分可能的,而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证明它的社会主义的对外政策是正确的。但是,一个国家,不管它自称是什么国家,在它接受了具有19世纪特点的、列宁所描述的那种“力量均衡”的政策的情况下,如果它又继承了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罪恶,那是无须惊奇的。 接着列宁指出,“世界各地大多数盛产原料的地方都被资本家买下了,即使没有买下,也在政治上被侵占了。”“应该善于估计到这一点,善于利用这一点。我们不能对目前的协约国进行战争。……在政治上我们应该利用敌人之间的分歧,并且只利用由最深刻的经济原因引起的深刻分歧。如果我们企图利用微小的偶然的分歧,我们就会成为渺小的政客和一钱不值的外交家。”③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59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2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62一63页。——译者注 苏维埃在利用“当前的资本主义世界中……根本性的对立”方面抱着很大的指望。“第一种对立,也是同我们最有关系的对立,就是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它们之间正在酝酿战争。……战争正在酝酿中,战争不可避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共产党人能够漠然置之,只是说‘我们将在这些国家里宣传共产主义’吗?这样说是对的,但是这还不够。共产党的政策的实际任务是利用这种仇视,使他们互相争吵。”①列宁是这样论述的:日本有5000万人口,美国有11000万人口,它比日本富有得多。“日本侵占了拥有4亿人口和世界上煤的蕴藏量最大的中国。……如果认为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不会抢走比较弱小的资本主义所掠夺的一切东西,这种想法是很可笑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情况。拿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来说,它们想打仗,它们将为占据世界首位,为取得掠夺的权利而打仗。”③因为美国“没有任何殖民地”。此外,“美国必然同殖民地发生矛盾,如果它试图进一步触犯它们,那就会给我们以十倍的帮助。在殖民地,愤怒的情绪在沸腾着,一旦触犯它们,那就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否有钱(愈有钱愈好),那你就是在帮我们的忙,而万德利普先生们就会完蛋。”③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63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63、64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70页。——译者注 列宁相信,日本和美国由于争夺殖民地而必然发生冲突。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利用一个国家去反对另外一个国家。这样做,我们是不是犯了违反共产主义的罪行呢?不是,因为我们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这种做法的,这个国家正在进行共产主义宣传,而且不得不利用形势给予它的每一小时尽快巩固起来。我们已经开始巩固了,但是巩固得很慢。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军事力量上发展得非常快。不管我们怎样聚集自己的一切力量,我们的发展还将缓慢得多。我们应当利用既成的局势,这就是租让堪察加的全部实质。”①租让堪察加将会加速日美之间的战争。 列宁说:“有个叫万德利普的到我们这里来过,据他自己说,他是一个有名的亿万富翁的远亲,可惜我们全俄肃反委员会工作出色的反间谍机关还没有掌握北美合众国的材料,我们暂时还不能断定这两个万德利普之间的亲戚关系。有人说,他们甚至根本不是亲戚。我不来判断这件事情,因为我知道的只限于我读过的万德利普的一本小册子。”②在注释中谈到,这本书的书名是《欧洲发生了什么事情》。③ 列宁把两个万德利普搞混了。列宁提到的1919年在纽约出版的这本书是弗兰克·阿瑟·万德利普写的,他在1909一1919年时是纽约“花旗银行”的董事长,他在1935年时又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从一个农场的小孩到一个金融家》,他“没有与人合伙子过同矿业有关的、同他稍微认识一点的那个远亲有关的任何事情。”④那位远亲,即为了租让堪察加而来拜访列宁的华盛顿·贝克·万德利普也写了一本书,书名是《为了寻找西伯利亚的克朗代克⑤》。他考查了尼日利亚、菲律宾和阿拉斯加中部。万德利普的家族史中谈到:“当他先是在育空河后来在诺姆角附近找到丰富的金砂蕴藏量时,他被俄国的一家公司雇佣了去,为的是要让他在鄂霍次克海以北地区和白令海沿岸进行地质勘察。在《为了寻找西伯利亚的克朗代克》一书中对他于1898—1899年夏在这些地区的旅行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万德利普在白令海沿岸找到金子后过了21年,他怀着同样的目的,为了进行勘探而来找列宁。 ①②《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64页。——译者注
③这里作者说的“注释”,译者在《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和第4版的有关地方,均未找到。——译者注 ④引自我在1963年从弗兰克·万德利普的寡妇那里所收到的一封信。我从万德利普夫人那里还收到了一份他们的家族史。 ⑤“克朗代克”是加拿大一地名,从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此地可能有丰富的矿藏。——译者注 列宁继续说道:“万德利普随身带来了一封给人民委员会的信。这封信很有意思,因为他用美国盘剥者十分露骨、无耻、粗鲁的口吻说道:‘1920年我们是很强大的;到1923年我们的海军还要强大,可是日本妨碍我们扩张势力,所以我们要同它打仗,而打仗没有煤油和石油是不行的。假如你们把堪察加卖给我们,那我敢向你们保证,美国人民的热情就会大大高涨,使我们能承认你们。3月新总统的选举,我们党(即共和党)将获得胜利。假如你们不把堪察加租给我们,我可以说,那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热情。’①这就是他那封信的几乎一字不差的全部内容。”② ①无论是在《列宁全集》俄文第4版即中文第1版的这句话中,还是在《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即中文第2版的这句话中,都有一个相同的重大错误,这就是在“假如你们不把堪察加租给我们,我可以说,那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热情”这句话中,上述两个版本都把“不”字丢掉了。那两个版本中的译文是这样:“假如你们把堪察加租给我们,我可以说,那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热情。”(《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31卷第405页和《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65页)——译者注
②《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65页。——译者注 这封信是谁写的呢?列宁只字未提。它是否谈到了“出卖堪察加”或者是“出租堪察加”呢?列宁把这封信在字句上略加改动而予以引用后,既提到了前一种可能性,也提到了后一种可能性。这封信通过列宁的转述,听起来写得相当愚蠢。但是列宁说:“当我们接到这封信时,心里就在想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如果我们把法律上属于我们而事实上却被日本占领的堪察加让给美国,我们显然会得到好处。这就是我的政治论断的基础,根据这个论断,我们立即决定必须同美国订立合同。当然,这要讲讲价钱,如果我们不讲价钱,任何商人都不会尊重我们……到了快要签字时,我们说:‘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什么人,而您的身分是什么呢?’” 在列宁看来,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就应该先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列宁补充说:“原来,万德利普不能向我们提供保证。于是我们说,我们可以让步,本来这只是个草案,您自己说过,你们的党在大选获胜以后,这个草案才能生效,但是你们的党还没有获胜,因此,我们就等一等吧。”①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66页。——译者注
全部企图都是专为爱好者提供的。 列宁一再问道:“万德利普的身分是什么?我们没有弄清楚……他希望同我会晤……万德利普来了,我们谈到所有这些事情,他还谈起他到过西伯利亚,熟悉西伯利亚,他和美国多数亿万富翁等等一样是工人出身,他还说他们只重视实际,只重视亲眼见到的东西。我就回答他说:‘你们这些重视实际的人,可以看一看苏维埃制度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在国内也来实行这种制度吧。’他朝我看了一下,对这种谈话方式感到吃惊,并且用俄语(全部谈话都是用英语进行的)对我说:‘也许吧。’我惊奇地问他从哪里学的俄语。‘那有什么,我在25岁的时候,骑马走遍了西伯利亚的很大一部分。’我再谈一个万德利普的带有幽默味的看法。在我们分别时,他说:‘我回美国后一定说,密斯特列宁(密斯特就是我们所说的“先生”)头上没有长犄角。’……我们非常客气地道别了。我表示,希望在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上,不仅签订租让合同,而且正常地发展经济互助。一切都是在这种气氛中进行的。后来发表了报道从国外的万德利普谈话的一篇篇电讯。他把列宁比成华盛顿和林肯。万德利普曾经向我要一张亲笔签名的相片。我拒绝了,因为送相片就要写‘送给某某同志’,而写‘送给万德利普同志’是不行的。……尽管如此,这种电讯还是传来了,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整个这件事在帝国主义的政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①至于这段经历是怎样起了作用和为什么起了作用,根本不清楚。 关于未曾实现的租让的叙述就到此结束。租让是没有的。在1933年之前,外交上的承认也是没有的。直到1941年为止,美日之间一直没有发生战争,而当这场战争爆发时,这已经完全不是列宁所预言的那场战争了。 在同一篇演说里列宁指出,除了“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美日之间的矛盾而外,还有另一个“帝国主义的矛盾”,这就是“美国和其余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列宁说,现在到处都恨美国,“而在美国主张同俄国达成协议的呼声也愈来愈高。……美国不可能同欧洲国家和解,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因此,我们考察有关租让的一切问题要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②于是列宁便期待着美国同俄国缔结和约。与此同时,在伦敦正进行着俄国同美国的贸易协定的谈判(这项协定于1921年3月16日签订)。列宁在1920年11月19日写给契切林的信中通知说,根据他所掌握的消息,“美国马上就要参加(俄英贸易协定)”。③列宁的“铁的”逻辑要求,愿意进行贸易的美国,遭到欧洲拒绝而对日本的行动感到不安的美国,能够把自己的命运同苏维埃俄国联系起来。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67、68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70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50卷第21页。——译者注 列宁继续说道:“第三个矛盾是协约国同德国之间的矛盾。……德国……不可能忍受凡尔赛条约……所以它必然要寻找同盟者来反对全世界的帝国主义。”这是在暗示说,苏维埃俄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同盟者。 “这就是完全打乱了帝国主义者的一切阴谋诡计的那三个矛盾。这就是关键所在。因此从政治观点看来,必须真心赞成租让,或者不说什么真心,而是经过通盘考虑赞成租让。”①要恢复世界经济只有依靠俄国的原料。“于是俄国现在出现在全世界的面前了,它声明:我们正着手恢复国际经济,这就是我们的计划。这样说在经济上是正确的。……我们向老板们说:‘资本家先生们,你们真不中用;你们在破产,我们却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建设,因此,先生们,不是到了同我们妥协的时候了吗?’全世界所有的资本家尽管有些犹豫,但不得不回答说:‘大概是时候了,让我们来签订通商条约吧。’”②这又是列宁的俄国中心主义和被歪曲了的经济决定论的例子。 在列宁的三个预言中,充其量只应验了一个,这就是:1922年,德国同苏维埃俄国在拉帕洛缔结了条约。他关于美国和日本所说的一切,关于美国和欧洲所说的一切,关于美国和俄国之间正在开始的经济合作所说的一切,都没有能够实现。 列宁在其演说的结束部分把现实远远地置诸脑后。他建议,为了“恢复世界经济力量”,“要利用一切原料,不管是什么地方的原料”。这个主张本身是非常好的,但由于是列宁提出来的,它就会葬送同意它的那些人,它就会毁掉它的提出者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列宁说:“我们是全世界70%的人口的代表。”③他指的是所有“被压迫”国家即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国、波斯等国)的人口。列宁之所以能够以这种代表自居,是因为他根本不考虑是否有人给布尔什维克以全权,让他们来代表所有这些人民。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70、71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72、73页。——译者注 ③同上,第74页。——译者注 列宁断言:“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使什么地方都没有饥饿。你们资本家不能消灭饥饿,而我们能够消灭它。”①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就请求资本主义的美国来救济伏尔加河沿岸和乌克兰的几百万饥民。 虽然存在着种种事实,但是列宁却依然相信,外国的无产阶级定将使俄国在推翻资本主义之后,无须去解决它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而无产阶级的俄国倒要去解决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当然,在这两种情况中可能只出现前一种情况,结果呢,既没有出现前一种情况,也没有出现后一种情况。 ①《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74页。——译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