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楼国华 -> 楼国华:鲁迅:其人,其事,及其时代

再谈鲁迅在一·二八



  要了解鲁迅在一·二八对抗战的态度,必须了解日本侵华当时的政治环境,近日读故友曹聚仁兄的《我与我的世界》,其中有云:
  “……本来,抗日战争的谣传,从‘九一八’以后,就时起时伏,到了第二年一月中旬,更是飞飞扬扬;但在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已经完全接收了日方所提出的几个条件,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也已封闭了,显然不作抵抗的打算了。那时,洪达兄,兼任吴市长的秘书,他的家正住在新木桥头的东边,该属于消息灵通方面,连他们都不搬家,我们更不必惊惶了。那位住在梁家花园的徐名鸿兄,他是十九路军的秘书长,他听了全面屈服的消息,气得上床睡觉去了。……”
  曹聚仁兄的话,证明了鲁迅仓皇逃离的情景,又证明十九路军的抗日,违反了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本意,我们更从史乘上摘录有关九·一八以及一·二八前后内忧外患,政治变化及民众抗日运动的形势,和鲁迅对这个运动的反应。
  一九三零年一月一日:讨伐阎、冯,中原大战。
  一月六日:与日本订立关税协定,日本享受最惠国待遇。
  二月:鲁迅加入自由大同盟。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
  三月:鲁迅加入“左联”。
  四月:邮局扣留左翼刊物——《萌芽》。
  七月:红军进攻长沙。
  十月: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失败。
  十一月:开始对红军第一次围剿。
  十二月:国民党军剿共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被杀,第一次围剿失败。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柔石等五名文学家被捕,鲁迅被牵涉。
  一月三十一日:南京政府颁布《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二月七日:柔石等被杀(同案三十五人,被杀二十四人,由何孟雄领导,反对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上篡夺党的领导,共产党史上称为“右倾调和主义”),鲁迅赋诗悼之: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化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淄衣。”
  三月:进行第二次围剿。
  五月:围剿失败。
  六月:进行第三次围剿。
  九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沈阳,席卷东北。
  二十三日:蒋介石对南京市党员大会演说,“此时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
  同日发表“告全国军民书”:“现在政府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
  二十四日:上海学生罢课没,三万五千码头工人反日罢工。
  二十六日:上海反日大示威。
  二十八日:京沪学生去京请愿。七千余学生押回上海。
  十月十日:广州学生反日示威,军警开枪,被杀十余人。
  二十三日:鲁迅发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
  十一月七日:瑞金召开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号召“抗日”。
  十四日:中国与日本为天津事件缔结协定,向日道歉,取缔反日言论,撤防御工事。
  三十日:蒋介石发表演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
  十二月十七日:到京请愿学生,在珍珠桥被杀三十余人,伤百余人,国民党谓为“自行失足落水”。
  二十五日:鲁迅发表《友邦惊诧论》。
  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鲁迅发表《答中学生问》。
  一·二八事件发生,十九路军抗敌。
  三月二日:日军浏河登陆,十九路军撤退(五月调闽剿共)。
  九日:满洲国成立。
  六月十八日:鲁迅答台静农信,论抗日运动:“抗得轻浮,杀得切实。”
  一九三三年一月:开始第四次围剿。鲁迅参加“民权保障同盟”。
  二月:日军进攻热河。
  十一日:鲁迅发表《论“赴难”和“逃难”》
  五月:与日军订立“塘沽协定”。
  六月二日:杨铨被杀。鲁迅临吊,并作诗悼之: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十月:开始第五次围剿。
  鲁迅写《九一八》一文,无处发表。
  十一月:十九路军发生“闽变”。
  一九三四年二月:国民党提倡“新生活运动”。
  五月十五日:鲁迅致杨霁云信,有云:“汉奸头衔,是早有人送过我的,大约七八年前,爱罗先珂君从中国到德国,说了些中国的黑暗,北洋军阀的黑暗。那时上海报上就有一篇文章,说是他之宣传,受之于我,而我则因为女人是日本人,所以给日本人出力云云。这些手段,千年以前,百年以前,十年以前,都是这一套,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又何尝想到民族,……其实,假使我真做了汉奸,则它们的主子就要来握手,它们还敢开口吗?”
  十月十三日:史量才被杀。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三日: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
  六月四日:与日军订立“何梅协定”,华北特殊化。
  十一月:红军抵达陕北,长征结束。
  …………
  我们的“大事记”到此为止。以后国民党“抗战”了,在武汉尚未沦陷前,表面上抗战也似乎有声有色,共产党和国民党“共赴国难”。但据郭沫若说:“当时有人作这样的解释,这是‘共产党在赴国民党之难’”。而且他们自己都认为做了“傀儡的傀儡”。即使到了重庆,蒋介石仍未忘情和谈,通过德国大使陶德曼试探与日本讲和。
  一·二八前后,鲁迅是无法拥护“抗战”的,要抗战,先须打倒国民党;在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没有第二条道路。
  但是“地火在地下运行”,“抗战”毕竟实现了,经过短短几年的“胜利陶醉”之后,国民党又毕竟埋葬了自己(接收,对共军事失败,经济崩溃)。
  鲁迅之被视为“汉奸”,在当时是必然的,因为对于国民党来说,他是“异端”;以后共产党袭用故技,把“汉奸”的头衔给了托派和陈独秀,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对于共产党说来,托派和陈独秀也是“异端”。诚如鲁迅慨乎言之的,这是千年以前,百年以前,十年以前的老法子。但想不到鲁迅死了三十八年之后,还有人骂他是“汉奸”,那就未免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