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楼国华 -> 楼国华:鲁迅:其人,其事,及其时代
鲁迅的“批孔”
鲁迅对孔子的正确态度,具见于他在一九三五年所写的一篇文章:《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因为当时日本一方面侵略中国,一方面在国内提倡尊孔。表面上,孔子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日本早已是“礼仪之邦”了,鲁迅年青时去日本留学,弘文学院的学监大久保就领着他们去谒“御茶之水”地方的圣庙。现在(一九三五年)汤岛地方又新造了一座圣庙,湖南省主席何键寄去了一幅向来珍藏的孔子画像,所以鲁迅也写了这篇文章登在日本的《改造》杂志上。
鲁迅是同情孔子生时的遭遇的,因为他“跑来跑去,虽然曾经贵为鲁国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饿扁了肚子。弟子虽然收了三千名,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然而真可相信的又只有一个人……由,后来也因为和敌人战斗,被击断了冠缨,……被人砍成肉酱了。”
鲁迅认为孔子直到死后,才被种种权势者用了种种的白粉给他化了妆,才算变了圣人的。“他和民众并无什么关系”,那些权势者“因为尊孔的时候已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在三四十年前,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做‘八股’,别一些人就将这些书籍和文章,统名之为‘敲门砖’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之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所以孔子和民众并无关系,人们之要打倒他,不过是“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已。
鲁迅认为二十世纪开始以来,孔子的运气很坏,袁世凯,孙传芳,张宗昌都想把他当“敲门砖”,可是时代不同了,他们都明明白白的失败了。
那么在解放之后二十五年,去袁世凯的时代已六十二年,说林彪还想利用孔子当“敲门砖”,谁能相信呢?
林彪攻讦毛泽东的名句是“披马列之皮,奉始皇之法,行孔孟之道”,毛泽东对于“奉始皇之法”,直认不讳,对于“行孔孟之道”,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批林批孔成为一体,究其实,这都和民众毫不相干的,但作为统治者的艺术,孔夫子今天仍似乎阴魂不散,这可也由统治者自己的揭发。二十五年来,老百姓读的是《毛选》,不是《四书五经》,他们实在是并不认识孔夫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