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二十一卷

弗·恩格斯

关于“农民战争”[457]



  宗教改革——路德的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这是包括农民战争这一危急事件在内的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的瓦解,以及城市的发展,这两个过程引起了地方分权制;因此就产生了实行君主专制的直接必要性,通过君主专制把民族结合起来。君主专制必然是专制的,正是由于一切因素的离心性。但是,不应该庸俗地理解它的专制性质;[它]是在时而同等级的代表机关时而同叛乱的封建主和城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等级在任何地方也没有被它取消;因此,应该宁可把它看成是等级的君主制(仍然是封建君主制,但却是瓦解中的封建君主制和萌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制)。



  第一号革命——它是比英国革命更为欧洲式的革命,它成为欧洲式的革命比法国革命快得多,——在瑞士、荷兰、苏格兰、英格兰以及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瑞典(早在古斯达夫·瓦萨时期)和丹麦(在这里只是在1660年通过正统专制形式)都获得了胜利。



  Ⅰ.[注:恩格斯标上罗马数字Ⅰ的这段话,在手稿中是放在标有罗马数字Ⅱ的那段话之后。——编者注]在德国的原因。德国历史溯源。在民族大迁徙的英雄时代以后,德国灭亡。由查理大帝实现的德国复兴仅仅来源于法国。与此同时而来的还有罗马帝国的思想。被奥托重新发扬。它在更大程度上是非德国的,而不是德国的。德国在霍亨施陶芬王朝时期由于这种政策——掠夺意大利各城市——而垮台。因此,分割的局面——excepto casu revolutionis〔更不必说反叛事件〕——日益加剧。德国从“空位时期”[458]到十五世纪这一时期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德国从来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封建制度在诸侯的压迫下的瓦解(皇帝作为领主王公是帝国骑士的反对者,而作为皇帝是他们的维护者)。农民的逐渐解放,——直到十五世纪相反的过程开始为止。在经济方面,德国完全处于当时各国的水平上。——有决定意义的是:德国由于地方割据和长期未遭入侵,并不怎样强烈地感到需要民族统一,不像法国那样(百年战争),不像刚刚从摩尔人手中夺回的西班牙那样,不像不久前才赶走鞑靼人的俄国那样,也不像英国那样(蔷薇战争);同样有决定意义的是,恰恰在这个时期,皇帝们也处于十分可怜的地位。
  Ⅱ.从文艺复兴[开始],文艺复兴在欧洲以封建制度普遍崩溃和城市繁荣为基础所采取的那种形式。然后,到处都是民族的君主专制,德国和意大利例外。
  Ⅲ.宗教改革作为共同愿望等等的唯一可能的通俗表现形式所具有的性质。


写于1884年底
第一次用俄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48年版第10卷
原文是德文
俄文是按手稿译的



  注释:
  [457]本提纲是恩格斯由于打算修改“德国农民战争”一书而写的(见注443),看来是他拟定的本书新版的导言(或绪论)计划的一个片断和草稿。提纲是在单页上写的。——第459页。
  [458]空位时期指继1254年霍亨施陶芬王朝结束之后延续到1273年的各个王位追求者之间的争夺王位的斗争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各王公、骑士和城市彼此之间的接连不断的纷争和内讧;1273年,王公之一的哈布斯堡鲁道夫被选登德意志帝国(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王位。——第4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