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彭述之    相关链接:陈碧兰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者已故的彭述之陈碧兰夫妻长眠于流亡地

1998年4月21日

日本《读卖新闻》晚刊版上登载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而活跃的革命家——已故的彭述之、陈碧兰夫妻——之墓终于在其逝世十五年之后于蒙那帕斯墓园建成,其骨灰被安置于内。与死者有关系的亲人等感慨:之后领导中国革命的周恩来和邓小平在一九二○年代党飘摇不定的那个时代来的就是巴黎,而作为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运动的创始人、被迫亡命的彭氏夫妻的墓居然也建在这里。

  彭述之在比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更早的时候,就在党中央内占有一席之地了。1924年,他作为主编在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上发表了论文《谁是中国国民革命的指导者?》,并以此立刻获得瞩目,自1925至1927年担任党中央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与陈独秀等人共同领导了中国革命。

  但是,因为他完全倾向于托洛茨基的中国革命论,1929年他作为托派与陈独秀共同被中共开除党籍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得不过起了亡命他乡(主要是欧洲的巴黎等地)、专门写作的生活,最后在1983年死于流亡地美国。

  他的妻子陈碧兰作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被人所知,同时她也是她丈夫最大的理解者,但她也于1987年在香港去世。

  一直在巴黎作中国研究的彭夫妻的亲女儿程映湘,与其丈夫、法国著名的中国研究者克劳德等亲朋好友约40人参加了在三月下旬举行的葬礼。此外,与他们有深交并将彭氏著作翻译为日语的东京外国语大学的校长中嶋岭雄也从东京赶来。

  蒙那帕斯墓园中长眠着沙特、西蒙.波伏娃、波特莱尔、贝克特等哲学家、诗人、作家,还有因德雷福斯事件而出名的屈里弗斯、作曲家卡米尔•圣-桑等许多著名人物。

  克劳德静静地说:“我们一直保存着(彭氏)的骨灰。如果可能的话本想在中国埋葬,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还说自从94年决定将他们共葬之后,行政手续一直没办好,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与生前的彭氏数次会面过的中嶋校长说:“许多中国革命的领导者都在巴黎留学过,而彭氏自己也终于被葬在他长时间流亡生活过的这个地方,我觉得这其中真的很有联系啊。他比起革命家,更像是柔性的自由主义的学者式人物,因此让人觉得他无法在党内激烈的权力斗争中获胜。虽然他未及见到一直期待的东欧的民主化,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世界正在向他所设想过的那个方向发展着,不是吗?”

(巴黎 中井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