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谁发动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自传》    相关链接:季诺维也夫

季诺维也夫,格里哥里·叶夫谢也维奇

——武装起义的反对者,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

(1883—1936)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市苏维埃和列宁格勒省苏维埃执委会主席;列宁同志的最亲密助手和学生之一。1883年9月生于赫尔松省伊丽莎白格勒市一个财产不多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小奶牛场农场主。季诺维也夫受的是家庭教育,从十四五岁起就靠自己的劳动为生,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家庭一先是教书,后在两个大商业企业中担任办事员。
  90年代末参加南方的第一批自学小组,同在南俄组织第一批工人和职工举行经济罢工的那个小组极为接近。1901年遭到第一次迫害,1902年出国,先在柏林,后到巴黎,然后去瑞士伯尔尼。在这些城市积极参加当时国外社会民主主义小组的工作,在人数不多的小组里作报告,等等。1903年,在瑞士第一次见到列宁,同时第一次结识了普列汉诺夫。在1903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发生分裂的时候,他立即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不久(1903年秋)被派回俄国——仍然回南方。在“火星派”组织中工作,同“经济派”作斗争,协助建立秘密印刷厂,同“火星派”波尔塔瓦常务局建立联系,等等。
  1904年底因为生病,他再次出国,并考入伯尔尼大学(学化学)。1月9日事件发生时,他在瑞士参加布尔什维克国外组织委员会,为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个杂志《前进》撰稿。1905年革命开始后同一批同志返俄,回彼得堡。在总罢工的高潮中抵达彼得堡,参加地方党的工作。但是不久,他又得了重病(心脏病),医生又让他出国治疗,经过两三个月(萨利教授禁止他从事任何政治活动)的治疗,病愈,然后转入法律系。不久离开大学,于1906年3月重返彼得格勒,开始在莫斯科关卡工作——主要在五金工人中间工作,成为有声望的鼓动员。数星期后被选入党的彼得堡委员会,任彼得堡委员会委员至1908年春被捕时为止。当时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一起在彼得堡委员会进行着尖锐的斗争。在斯德哥尔摩(统一)代表大会之后这一斗争就更加激烈了。
  在斯德哥尔摩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会落入孟什维克之手,彼得堡委员会成了布尔什维克的堡垒和主要组织。在第一届杜马时期和在这以后,在孟什维克的中央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的彼得堡委员会之间一直进行着斗争。这场斗争在全俄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周围各结集了半数党员,莫斯科的中央委员会以马尔托夫、饶尔丹尼亚、唐恩、马尔丁诺夫、亨楚克为首,布尔什维克的彼得堡委员会实际上以列宁为首。彼得堡委员会的直接实际领导,全部组织工作等归彼得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其成员为格·季诺维也夫、尼·亚·罗日柯夫和伊·阿·泰奥多罗维奇。当时,此三人小组是在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力量中有影响的组织。在第一届杜马期间,季诺维也夫从事反对立宪民主党人和孟什维克的鼓动工作,为当时布尔什维克的合法报纸撰稿。同亚·亚·波格丹诺夫一起编辑布尔什维克的秘密通俗机关报《前进报》(在芬兰出版)。同时参加工会工作。从莫斯科区(“莫斯科的格里哥里”)转到涅瓦区,在那里的纺织工人中间工作。尽管警方搜捕,但多次幸免。在大学生和夜校学生集会上(大学和列斯加夫特夜校[1])讲课。在解散第一届杜马时季诺维也夫险遭逮捕。季诺维也夫同约·费·杜勃洛文斯基(英诺森)、阿列克辛斯基一道受列宁委托赴喀琅施塔得组织起义。起义失败后返回彼得堡。

  [1] 彼·弗·列斯加夫特(1837—1909),俄教育家、解剖学家、医生、心理学家,1905—1907年组织私立高等学校,附设工人夜校,是彼得堡的工人教育中心之一。——译者注

  1907年全年,季诺维也夫在彼得堡的许多工人区工作。在工人选区参加布尔什维克的第二届国家杜马的竞选运动。季诺维也夫在布尔什维克竞选党的伦敦代表大会(1907年春)的运动中同样起了积极作用。在选举本届代表大会代表时,彼得堡的大多数工人明显地支持布尔什维克。当孟什维克提出“责任(即立宪民主党人的)内阁”时,季诺维也夫是布尔什维克中间在彼得堡反对这一口号的坚决斗士。在无数次的会议上,在同孟什维克的有影响的讲演者争论中,季诺维也夫成功地捍卫了布尔什维克的政策。与此同时,季诺维也夫在彼得堡及其四郊的士兵中间进行鼓动。往来于皇村兵营,化装参加皇村宫墙外的士兵集会。在党的伦敦代表大会上,季诺维也夫是彼得格勒组织的代表。在伦敦代表大会上季诺维也夫是当选的六名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之一(列宁、波格丹诺夫、杜勃洛文斯基等)。从这时起,季诺维也夫是党的历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作为中央委员,季诺维也夫也是领导布尔什维克全部工作的叫作布尔什维克中央的成员。
  伦敦代表大会后,季诺维也夫立即返回俄国,正值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之际抵达彼得堡。布尔什维克被迫转入地下。中央委员会开始在彼得格勒秘密出版党的中央机关刊物《社会民主党人》,季诺维也夫是编辑之一。
  季诺维也夫积极参加了党的竞选第三届国家杜马的运动,同时参加了党的所有地下工作。1908年春在瓦西里岛举行秘密报纸编辑部会议时,季诺维也夫被捕。然而,保安厅并不完全了解季诺维也夫的工作。季诺维也夫在狱中得了重病,多亏已故的Д.B.斯塔索夫的辩护,得以较快出狱。几个月后,季诺维也夫获释,但置于警察的监视之下。
  1908年夏末,党中央召季诺维也夫出国。党中央和列宁这时在日内瓦。季诺维也夫来到日内瓦,出席在这儿召开的中央全会,参加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无产者报》编辑部,此报在停刊以前一直由列宁、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编辑。1908年12月,季诺维也夫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党的全俄代表会议。这时候取消主义已开始形成,他是关于取消主义问题的报告人。这次代表会议决定出版党的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马尔托夫和唐恩代表孟什维克,列宁、季诺维也夫和瓦尔斯基(波兰布尔什维克)代表布尔什维克参加了编辑部。
  在《无产者报》和《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季诺维也夫写了许多关于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文章。与此同时,季诺维也夫同俄国,主要是同彼得堡组织保持着联系。1910年,作为党的代表出席哥本哈根国际代表大会。1911年开始在彼得堡出版《明星报》,在莫斯科出版《思想》杂志,后来在彼得堡出版《真理报》。季诺维也夫积极参加了这些报刊的工作,同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为报刊撰稿的人通信。1912年在布拉格(波希米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布尔什维克全俄党代表会议。经历了反革命年代之后在这次会议上重建了党。这次代表会议是在工人运动复兴的背景下(勒拿罢工)召开的,它奠定了现在的共产党的基础。在这次代表会议上,季诺维也夫是莫斯科的代表,是一系列问题的报告人,并被选入新的中央委员会。
  布拉格代表会议后不久,列宁移居加里西亚(克拉科夫),以便离俄国近一些。季诺维也夫也随同移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央常务局(列宁和季诺维也夫),许多同志从俄国来到此地。列宁和季诺维也夫在这里积极地为彼得堡的出版物撰稿。季诺维也夫为第四届杜马的工人代表起草了发言稿。在这里(克拉科夫)曾同许多来自俄国的工作人员举行代表会议和各种会议。列宁在这里还领导发行了布尔什维克的理论杂志《启蒙》。
  战争开始时季诺维也夫同列宁一起在加里西亚。两位同志历尽艰辛从此地取道维也纳赴瑞士。在这里恢复出版了党的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由列宁和季诺维也夫任编辑。该报同在各国党内取得胜利的社会沙文主义进行了最坚决的斗争。反潮流,这就是《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口号。季诺维也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用这个标题发表的(见《反潮流》文集)。与此同时,列宁和季诺维也夫开始在外国工人中间开展运动,用德文出版秘密传单和小册子,把它们运入德国和奥地利。季诺维也夫同列宁一起代表党出席齐美尔瓦尔德代表会议,组织了齐美尔瓦尔德左派,两人都被选入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常务局,协助出版德文的国际主义杂志《先驱》,组织瑞士工人小组,等等。季诺维也夫还作为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参加J.S.K.(齐美尔瓦尔德国际社会党委员会)。1917年发生二月革命时列宁和季诺维也夫在伯尔尼。

  由于临时政府和“协约国”政府的阻挠,通过协约国回俄的一切尝试均告失败。革命一个月后,列宁和季诺维也夫才同一批布尔什维克经德国和瑞典返俄。列宁和季诺维也夫受到全体资产阶级报刊的一片攻击,但却得到彼得格勒无产阶级的热烈欢迎。从到达俄国之日起,季诺维也夫即参加准备十月革命的工作。
  远在二月革命以前,列宁在季诺维也夫的密切合作下,制定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专政向无产阶级专政过渡时期布尔什维克活动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文件(1915年的《几个要点》和1917年3月17日的《提纲草稿》)是列宁在季诺维也夫的密切参与下起草的。彼得格勒组织全市代表会议的主席是季诺维也夫,这一会议和全俄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都是在列宁的领导下进行的。季诺维也夫同列宁一起论述了议程上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准备革命中的最重要问题。季诺维也夫参加了《真理报》的编辑部,到七月事变报纸被查封为止是该报的副主编,几乎每天都发表文章,阐述战争、联欢 、秘密条约的意义,阐述农民问题、土地问题等(见《季诺维也夫全集》第7卷)。
  与此同时,季诺维也夫受中央的委托出席一个接一个的敌视布尔什维克的各种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揭露领导会议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季诺维也夫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工人部工作。6月3日,根据季诺维也夫的报告,苏维埃工人部通过了由他起草的关于把政权转归苏维埃的决议。季诺维也夫被选入执行这一决议的常务局。季诺维也夫同资产阶级和社会爱国主义分子进行了顽强斗争,这使他在彼得格勒的无产阶级和士兵中享有极大的声誉,也受到敌人的疯狂仇视。资产阶级、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千方百计地想孤立这个如此危险的对手,七月事变之后利用伪造的文件大肆造谣污蔑,说季诺维也夫是同弗·伊·列宁一起为德国服务的间谍。
  根据中央的决定,列宁和季诺维也夫转入地下。起先季诺维也夫隐蔽在彼得格勒一些同志家里,7月9日同列宁一起转移到滨海铁路拉兹里夫车站,住在谢斯特罗列茨克工厂工人叶梅利扬诺夫的“秘密窝棚”里。8月初季诺维也夫转移到彼得格勒,住在榅桲加工工人埃米尔·卡尔斯克的住宅里,直到十月革命。季诺维也夫在地下给代替被査封的《真理报》的《无产者报》和《工人报》写文章。从8月底开始参加中央委员会的工作。10月10日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是为领导起义而设立的。季诺维也夫参加了得以彻底结束地下状态的十月革命。经过长期中断,在起义那一天出席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号召继续进行斗争。1917年11月初,中央委员会中的多数派同包括季诺维也夫在内的一些同志之间早先已有的分歧激化,这是在少数派过高估计所谓各苏维埃政党的左翼对群众影响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歧。意见分歧在几天内就消除了。
  11月中旬(旧历)以前,季诺维也夫在彼得格勒工作,以党中央委员身份在农民代表大会、彼得格勒苏维埃等会议上发言。11月中旬,季诺维也夫受中央委托赴乌克兰组织反对乌克兰拉达的斗争。季诺维也夫走遍乌克兰的各大城镇,出席在基辅召开的准备反对拉达的起义的代表会议。在基辅以及兹纳缅卡险遭逮捕。回彼得格勒后,季诺维也夫于1917年12月13日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迄今一直担任此职。1918年1月初领导革命保卫彼得格勒委员会,其任务是组织反击德军的进攻。
  1918年2月26日,他当选为彼得格勒劳动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时候党内为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发生众所周知的分歧。季诺维也夫同列宁一道与所谓左派共产主义者和党内其他集团进行了斗争,因为他们的立场有使革命覆灭的危险。
  4月26日,他担任北方区域公社联盟人民委员会主席。在下一个革命时期季诺维也夫是保卫彼得格勒的组织者(在尤登尼奇进攻时,他是第七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作为中央委员和北方公社领导人领导了克服饥荒的斗争,参加保卫和建设国家的领导。在进行国内工作的同时,季诺维也夫在列宁的领导下把在欧洲各地的一些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召集在一起,1919年成功地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季诺维也夫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
  从这时候起,共产国际的工作成为季诺维也夫的主要工作。1920年,季诺维也夫参加在哈雷召开的独立社会民主党人代表大会,促使该党分裂并说服它的左翼参加共产国际。他领导了在巴库召开的东方各族人民代表大会。他是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和党的几乎所有代表大会主要问题的报告人。在俄共第十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作中央委员会政治总结报告。
  最重要的著作有:《战争和社会主义危机》、《战争和社会主义》,同弗·伊·列宁合著的《反潮流》文集中的文章、《俄共(布)历史》、《论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共产国际》杂志和《面向农村》文集中的文章,等等。季诺维也夫起草了许多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重要文件,其中有:
  1.《论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的决议。2.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决议。3.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论工会的作用》的提纲。4.1925年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五次扩大全会通过的《论共产国际所属各国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提纲等。《季诺维也夫文集》正在由国家出版社列宁格勒分社出版。季诺维也夫著作中讲得最清楚明确的是阶级斗争的策略问题、党和工会在革命中的作用问题、国际和国内政策问题、工人阶级同农民的相互关系问题、同孟什维克主义和党内背离布尔什维克主义倾向作斗争等问题。

本人审定的传记


Б.波格丹 撰写
郑异凡 译


季诺维也夫续志


  1922—1923年列宁卧病期间,季诺维也夫同加米涅夫、斯大林组成“三驾马车”,掌握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同最大的竞争对手托洛茨基展开斗争。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季诺维也夫是作政治总结的报告人。托洛茨基在党内争论中失败,1925年1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要求把托洛茨基开除出党,斯大林反对这种“割除”政策,托洛茨基仅被解除兵权。1925年,季诺维也夫同加米涅夫、克鲁普斯卡娅、索柯里尼柯夫等组成所谓“新反对派”,就农业、工业化、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等问题同斯大林多数派展开争论,在年底举行的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作副报告,公开同斯大林展开争论。“新反对派”在十四大遭到失败后,季诺维也夫与托洛茨基结盟,组成“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联盟”。1923年开始出现的反对派通常叫作“左翼反对派”。1926年7月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政治局,解除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职务。1927年10月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1月被开除出党。承认错误后于1928年6月恢复党籍。1928年起任喀山大学校长。1931年起任俄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1932年10月因柳亭集团案再次被开除出党,并被流放。1933年12月恢复党籍,任《布尔什维克》杂志编委。1934年12月基洛夫遇刺身亡,季诺维也夫被控参与暗杀,被开除出党,12月16日被捕,1935年1月16日被判处10年徒刑,1936年8月24日在“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反苏联盟总部”公开审判中被判处死刑,25日枪决。1988年6月13日获平反。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