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中国战士同志——“十月革命”里的中国志愿兵

14.如火如荼的八月



  北高加索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潜伏在捷列克的反动势力正在狂热地酝酿着暴动。他们计划在弗拉季高加索先下手。
  八月五日深夜敌人发出了暴动的信号。上沃舍梯镇和弗拉基米尔镇的小店主、商人、政府官员、军官和有钱的小市民们都纷纷起来响应;左右岸火车站(阿尔洪、阿尔顿、尼古拉耶夫、塔尔、斯列普佐夫和阿吉尤尔托夫等火车站)的哥萨克白匪冲进了城里;反动黑帮组织的军官们踏着沉重的步伐,开到了城外。捷列克的一切反动组织,一切仇视革命的人,这天夜里都拔刀挥剑,用武力来对付苏维埃弗拉季高加索。叛乱者的人数达到一万人左右。
  苏维埃保卫者的人数比敌人少得多,只有敌人的几分之一,而且非常分散。
  红军战士在极不利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我们渴望了解中国营的战士们是怎样参与了八月里保卫弗拉季高加索的战斗的。这是一幅由许多零星的战斗片段组成的图画。中国战士们在库尔斯克郊外、在莫洛康郊外、在用来当作政府机关的什杰因盖尔男爵的府邸里、在商人齐帕洛夫的住宅里、在里涅依教堂的钟楼上、在医院街、在实科中学和其他地方都作过战。
  我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十九日《高尔斯基真理报》上读到了普·切别利亚克描写中国战士保卫齐帕洛夫大楼的一段回忆。
  “我还记得这样一个片段,”普·切别利亚克写道,“有两个中国红军战士守卫在齐帕洛夫大楼里……他们从什么地方弄来了几百发子弹和几支步枪。他们轮流使用着那些由于持续不断的射击而发烫的步枪,击退了从格拉弗胡同进攻大街的白军。”
  在应该集中使用兵力的时候,全营的兵力却分散开了,这至少证明了司令部里的那位军事专家考虑不周,疏忽大意,或者是一种破坏活动(当时也曾有过这样的事)。
  不,在这个决定性的夜晚,包清山的士兵们都守在他们]通常执行勤务的岗位上。苏老九的那个连,有一个排去保卫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的大楼,另一个排在司令部附近值班,还有两个排在实科中学的校舍里。没有值勤的中国红军战士,都分守在学校附近的几个街区和营房里。
  关于里涅依教堂钟楼的战斗情形,许久以来,我们都不了解。但许多老住户都还记得这场英勇的战斗。有好几十个人都谈到了它。但是他们讲得都不详细。他们只知道有过这件事:当城里进行巷战的时候,守卫在钟楼上的中国机枪手向敌人猛烈地射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哥萨克白匪从四面八方包围住教堂,妄想竭尽全力,一举歼灭中国士兵,却毫无结果。中国战士的机关枪昼夜不停地扫射着,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了城里两条主要干线的交叉口,截断了交通,控制了通往司令部大楼的去路(大楼里也在进行战斗)。总之,按照弗拉季高加索一位老人的话说,“中国战士使得白军大伤脑筋”。
  战斗持续了十一天。到了第十二天,叛乱被镇压下去了,包围被解除了。成百的人瞧见,红军战士们怎样小心翼翼地把那几位虚弱无力的中国战士从钟楼上扶下来。大伙都公认他们是英雄。
  有意思的是,就在当时当地,离里涅依教堂可以说只有一百米的地方,城里的人看到了另外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枪手的结局。
  把这件事情将给我们听的,是基里尔·凯撒耶夫领导的沃舍梯部队的一个战士,这支部队在内战时期很有名。
  事情是这样的。
  当叛乱者仓皇撤退,红军战士占领了里涅依教堂和它邻近的其他地区时,有两个白军军官——赫梅尔尼茨基父子——也想效仿一下中国机枪手的英勇行为,以便向他们的上级邀功。
  白匪盘踞在面临亚历山大罗夫大街一座大楼的二层楼上,他们把机关枪架在窗口,开始朝不久前还掌握在白匪手中,而今却被中国红军战士用歼灭性的炮火控制了十天的那些地方进行扫射。
  这两个战斗场面相似之处也就只有那么一点。遭到扫射的红军战士迅速地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并采取了一个普通的、人们早就知道的军人的妙计:他们表面上装作要从正面进攻机关枪阵地的样子,实际上却从侧翼悄悄地去偷袭它。
  赫梅尔尼茨基父子别无他法,只好举起了白旗。消灭敌人火力点的整个战斗仅仅用了二十分钟。
  我们听着这段故事的时候,感到非常惋惜。瞧,这有多么遗憾:这两个庸碌而怯懦的白匪的姓氏,他们倒能告诉我们;而那些英勇地坚守着被围的钟楼的中国战士,却成了无名的英雄。
  我们向弗拉季高加索人探问:
  “钟楼上有几个中国战士?”
  确实的人数谁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有几个人。
  “他们叫什么名字?”
  接着便是否定的摇头。
  我们想弄清楚:为什么中国战士会出现在钟楼上?他们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是怎样坚持了十几天的战斗的?但是,我们的尝试也同样落了空。
  我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顺利:为什么白匪向机枪手进行了无数次的进攻,而不使用大炮呢?要知道,只要一开炮,即使是钢筋水泥的建筑物也会在一瞬间被轰得粉碎。我们假设,也许是宗教感情使得白匪没有这样做:他们不愿意击毁顶上竖着十字架的教堂钟楼。
  “不是为了十字架,”一个土生土长的弗拉季高加索人、老布尔什维克米哈依尔·巴甫洛维奇·李森柯夫向我们解释道,“是房主们用钱贿赂了白匪。他们的房子就在里涅依教堂左右。他们不大相信白匪炮兵瞄准的准确性。要知道,他们可没有塔苏依。”
  “塔苏依?”
  “对,就是费多尔·叶菲莫维奇。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的炮兵专家!"
  这样,我们又知道了一个人的命运。
  关于炮兵专家塔苏依的故事是值得说一说的。特别是他所指挥的榴弹炮连,在普罗赫拉德纳亚火车站附近的几次战斗中和八月里保卫弗拉季高加索的战斗中,都和包清山的战士们作了紧密的配合。
  费多尔·塔苏依原来是沙皇军队里的一个陆军中尉,在炮兵部队里服务,在土耳其战线上指挥过一个榴弹炮连。二月革命后,当军队“决议全力支持和平”的时候,塔苏依的榴弹炮连里没有一个士兵离开连队。他把重炮完好无损地运到了捷列克,并把自己、士兵和大炮都交给人民委员会指挥。当时,在捷列克共和国全部武装力量中,还没有比塔苏依的榴弹炮连实力更为雄厚,威力更为强大的炮兵单位。
  费多尔·叶菲莫维奇正直地、忠诚地、真挚地为苏维埃政权而战斗过。他相信他所捍卫的那个事业。
  至于他在炮兵技艺上的天才,直到现在还流传着种种传说。“这是一个天赋其才的炮兵专家!”人们这样称颂他。“这样的人不可多得。”
  塔苏依是弗拉季高加索本地人。铁路工人出身。他有一所家具齐备的、朴素而舒适的小房子——就像那些正派的、踏实可靠的乘务员们通常所置办的房子那样。
  瞧,这位彼得堡大学数学系的大学生,曾被弗拉季高加索的军官团划入自己圈子里的陆军中尉费多尔,现在却成了布尔什维克了。这一点,白匪是万万不能饶恕年轻的塔苏依的。
  在八月的那些日子里,他自己倒没有落到敌人的手中,不过,白匪却闯入了他的家园,大肆烧杀,就连他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也不放过:“你生了个叛徒,你就为他负责吧。”他们把老妇人拉出去枪杀了。
  榴弹炮连就驻在城郊雷萨山下。塔苏依就从这儿轰击那些叛匪。这时候,他家邻居的一个小孩跑来告诉他,白匪把瓦尔瓦拉大妈(费多尔·叶菲莫维奇的母亲)拉出去枪杀了,匪徒们正在他那被洗劫了的家里饮酒作乐。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从野战图囊里取出城市平面图、画线尺、圆规,计算了一下他的家和榴弹炮连所在地的距离。距离约为四公里,这几乎是最远的射程了。但塔苏依是一个“天赋其才”的炮兵专家,他自己装填炮弹,自己瞄准。
  “你怎么啦,费多尔·叶菲莫维奇,怎么能轰击自己的家呀!”炮兵们想劝阻他。
  塔苏依开炮了。炮弹正好落在他家的院子里。那些在葡萄架下大吃大喝的叛匪们一个也没有留下……
  “的确,这样的炮兵专家白匪可没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