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红”色的转折——苏联东欧变局(刘荣锦,1992)

六、经改历程及结果总结



  前面指出,七十年代中期,匈牙利经改曾出现反覆。1973年,政府为控制通胀,对不合理利润加以管制,把最大五十个企业置于“较严密监察”底下,自由价格重新受到局部限制。同年,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把国家计划办公室的地位提高,计划办主任擢升为副总理,以示加强经济计划的角色。[1]1974年,政府通过法例加强政府控制企业投资的能力,把投资过热降温。TATB于1975年成立(1980年被经委会代替)。该年3月,匈共一大作出如下决议:
  “中央国家管理的功能和责任不能因企业走向独立而降低……每当有需要,国家机关应毫不犹豫进行干预,即使这涉及发出指令。”[2]
  1976年,政府为遏止通胀,复辟68年前的工资管制办法。
  这段期间,政治上也刮起保守冷风。
  1971年,总理珍·霍克(JENO FOCK)在一个全国宣传会议上透露,经改把强制性计划指标废除等措施,惹起苏联等国家的极大关注。[3]1972年8月51日,《真理报》在一篇报导中“预测”该年11月召开的匈共中全会将会通过加强中央计划和国家控制的角色。
  11月中全会上,保守派猛烈攻击改革,但由于卡达尔对NEM的基本原则加以肯定,它仅能争取到对个别措施作出调整。全会决议提到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观点及“一些社会科学家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斗争。
  1973年,党报对企业滥加价谋取暴利、私营部门的非法行为等进行系统性的揭露。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传媒受到全面批判。政府提高奢侈品(私家车、渡假屋等)的赋税。大学每年预留二百至三百个学位给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工人子弟(但需先完成一年预备课程)。一批“布达佩斯”学派哲学家被开除。
  1974-75年,一批著名改革派被革职:1968年改革之父列亚什(中委会经济事务书记)、拉·费哈尔(LAJOS FEHER)(副总理)、马·狄马(MATYAS TIMAR)(副总理)、总理霍克等。
  其实,1975-76年的反覆大都有一定合理性。这点上文已论及。不过,政治上同一期间转向保守,显示统治集团内部出现缘于利益分化的斗争。应当留意,政府转向始于首次石油危机爆发前,故不能归咎于它所引发的经济困难。
  首次石油危机令匈牙利经济陷于险况。形势所迫,匈共于1977年10月和1978年12月通过一连串决议,1979年开始进行新一轮改革,贯彻NEM的原来目标。
  八十年代期间,政府对经济仍维持一定程度的管制。1980年仍有三分一出厂价格受管制;1985年零售价格中还有近半(47%)不能自由浮动。1980年,出于入口限制,近三成工业物资供应受管制。1985年4月。为照顾国防需要和确保经互会贸易合同得以履行,政府容许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行政干预。直到1985年,仍有四成企业受工资管制。翌年,全国工资被冻结。同年,虽然外贸权全面开放,但进口受到严格限制。
  不过,以上情况不能与七十年代中叶的反覆相提并论。限制入口和这所引致的物资供应管制,都是出于恶劣外部环境所迫。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遇到同等情况都会采取类似措施。1985年4月容许对企业进行行政干预,是体制转轨与维持经互会成员地位发生矛盾的结果。这不仅不能被视作开改革倒车的收权(1985年一轮向企业彻底放权的改革足以印证),相反,如前指出,这是政府因已完全丧失对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控制,不得不采取的紧急措施。管制、冻结工资和对近半零售价格实行管制,都是为了控制通胀。如第四章《价格改革》一节文末所说,以匈牙利八十年代中叶的情况,把所有价格(包括工资在内)放开,只会制造大混乱。西方国家面对类似情况,也会实行管制。
  其实,七十年代中叶的反覆不算严重。总体而论,自NEM以来,匈牙利经改历程相对上相当稳定,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更一往无前。到八十年代中,近廿年的经改(就农业而言,更超过廿年)已把匈牙利体制全然改观。
  不过,不断的改革始终没有使国营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商品生产及经营者。按NEM原来计划,由统负赢亏过渡到自负赢亏,需时十年。期间,政府仍需以补贴、税收等杠杆调节企业的财政状况和利润水平。过渡期满,这些“暂时性”的手段将可撤销。实际的发展却使原本的构想落空。尽管在各个方面(生产、销售等)企业已脱离国家控制,经济杠杆讨价还价却一直维持下去。企业(尤以经营效益差者)的预算约束仍然偏软。
  以1980年为例,该年的价改对企业、行业利润产生很大影响。但补贴、税收的补偿效应使利润还原到原本水平。这可见于表6.1和6.2。

表6.1:利润还原到1979年前水平
 
相对于1979年利润水平,
1980年价改对企业利润
应产生的效果
1981年实际利润
与按1980年价改
计算的利润比较
生产单位数目
(工业)
备注
++79971个单位(总数85.5%)出现利润还原
+-92 
-+879 
-- 86 
  1135 
数据来源:科尔奈,1983,页227


表6.2:补贴和税收对1980年价改后利润所产生的补偿效应
   
产业部门价改对利润
产生的效果
补贴和税收对
利润产生的效果
补偿商数
(②/①)
①+②的
总体效果
备注
矿业+- 0.91+补偿大致抵消价改的效果
化工-+ 0.9- 
轻工-+ 0.85- 
建筑-+ 0.82- 
冶金-+ 13.77+补偿超过价改的效果
食品工业-+ 8.35+ 
数据来源:科尔奈,1983,页231。

  表6.1显示,1,135个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中,仅165个(14.5%)的实际利润与1980年价改应产生的效果符合。其他971个(85.5%)出现利润还原。这显然是税收和补贴提供补偿的结果。同一个情况亦可见于表6.2。在所列出的六个产业部门当中,补偿商数均超过八成。
  科尔奈于1983年对全国国营工业企业进行调查,比较税收和补贴前及后的利润。结果如下(表6.3)。

表6.3:企业利润过渡概率(1982年)
原本利润最后利润 
 亏蚀低利润 中等利润高利润 
亏蚀0.2330.500 0.1220.145 1.00
低利润0.0380.853 0.1030.006 1.00
中等利润0.0000.734 0.2060.060 1.00
高利润0.0080.394 0.5150.083 1.00

  按:“过渡”指从补贴和税收前的利润水平(原本利润)过渡到补贴和税收后的利润水平(最后利润)。例如,在所有原本亏蚀的企业中,有50%最后成为低利润企业,12.2%成为中等利润企业,14.5%成为高利润企业,仅23.3%保持亏蚀状态。
  数据来源:科尔奈,1986,页1697。

  表6.3显示,补贴和税收令企业利润趋向平均化。原本利润高的企业有超过九成最后降为中等利润和低利润企业。原本利润中等的企业有七成以上最后变成低利润企业。原本亏蚀的企业有五成最后成为低利润企业。
  国家通过财政措施把企业利润平均化,对调动企业把利润最大化的积极性自然产生消极作用。例如,根据科尔奈观察所得,企业对于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债券兴趣不大。即使自己进行投资的回报率不及债券利率,企业也往往选择自行投资。[4]
  廿年的改革令计划经济荡然无存。但在国家所谓“父爱式”的照顾下,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依然不受市场纪律的鞭挞。前面指出,鲍威尔把这种情况形容为“既非计划经济,也非市场经济“。科尔奈以企业为着眼点,认为这是一种“双重依赖”的体制。[5]企业既要依赖市场,亦同时依赖政府。




[1] 伊・巴简特(IVAN BEREND)。《匈牙利经济改革,1953-1988》(THE HUNGARIAN ECONOMIC REFORMS 1953-1988)(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页213。

[2] 转引自夏雅尔,1976b,页390。

[3] 以下有关资料见巴兰特,同,页201-13;夏雅尔、雷达斯、史云,同,页15。

[4] 科尔奈,1986,页1713。

[5] 同上注,页1693O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