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托派多数派刊物《青年与妇女》 -> 1946年第9期
站在人民立场话征兵
作者:青锋 来源:《青年与妇女》1946年第9期
抽壮丁——征兵这个事实,自从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开始以后,在内地是一直进行着的。整整的八年!多少被抽调的青年,一去不返作了抗敌阵线的无名英雄;多少父母妻儿热泪盈眶的眼送着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踏上了征途?他们虽尝到了生离死别人生最痛苦的滋味,但是因为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他们没有发出一点反抗。沦陷区内当敌伪传出将抽丁的消息,一群群的青年志士便抛弃了家庭奔向大后方的祖国怀抱中,视死如归的参加了抗战的阵容。但是在这战争结束以后的仅仅一年间,一切情形都变了!
自从双十节政府颁布了兵役法以后,离开今天短短的两个月也不到,大家对这件事都似乎有“谈虎变色”之感。从报章杂志上各地的通讯来看,有几个地方已经在进行抽丁了,许许多多的奉公守法的良民,就这样给糊里糊涂、半拉半捉地“带”去了;许多将要进行抽壮丁的城市乡村,里面的壮丁正在成千成万的向那些暂缓办理的地区逃避——事实上恐怕这是“雉鸡躲头”逃避不了的!
为什么时间上的相差仅仅一年余,而民间对征兵的反应会如此截然不同?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有人解释:“征兵是每个民主国家必定推行的。英美法等国那一个不是实施征兵制?他们的民众并没有这种恐惧的心理。我国人民因不明白征兵之意义,所以才产生这种不当有的恐惧心理。要去除这种心理,我们只要广事宣传……。”
对啊!善哉斯言!征兵制确是每个民主国所推行的,我们对征兵制度本身也确是无可非议;但是就我国斯时斯地的环境来讲,遽而采用这徒具民主外型的征兵制,是否适合?却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美国,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她是资本主义的先进国家,她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她的人民的生活水准已经提高到十百倍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准。大量的生产,丰富的物资,使她的士兵的生活,也提高到一般的水准,甚至更好些(我们只要看了上海市面上出售的三种食盒,其内容的丰富,便可无疑)。在这样的情形下,所以美国实施征兵召集壮丁入伍,便觉得简单、容易;而她们的壮丁也很乐于应召,因为他们在服役期中并不受苦。另方面美国在政治上的民主作风,虽然不是澈底的,也可谓奠定了这征兵制度的基础。他们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子弟,不能凭藉势力金钱来逃避兵役;就是故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也不能例外而须与平民一样服兵役;至多这些富贵的子弟与平民的子弟在官职上有所分野:前者大都是军官,后者大都是士兵。
但是反观我国,本身还是一个充满着封建残余势力的资本主义落后的国家。经过了这一次战争,在表面上虽然不平等条约已经撤消,国际地位似乎略形提高;但是本质上因生产力的落后,物资的缺乏,国内战争的不息,政治机构的腐败与无能,又给帝国主义者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扩展他们的市场。战前的主子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现在的主子变为一尊了;战前是各国的半殖民地,现在沦为一国——美国的半殖民地了。美国的金融资本家,正从这变相的殖民地的人民身上大量地榨取血液,来补救她本身因战争而造成的枯竭,缓和她本身一切的不安;我们的政治家也就在为这一使命服务,为这一使命努力。而我们的政府为了本身的存在,只好仰人鼻息,唯白宫之命是听。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才懂得为什么那种变相的不平等条约会签订,为什么直接或间接地自己在摧残自己工商业的发展,自己关闭了自己国内市场的门户;数百万军队的给养,大量物资的消耗,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更趋于贫乏而至于崩溃。为了要平衡这大量的支出,政府不得不以印刷钞票的机器来工作、弥补,于是就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不安情形,使广大的民众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情形下,一般人民的生活已陷于颠连困苦,那更不要谈士兵的了。我们翻开各种报纸,几乎每天可看到:许多的军人在经过了八年战争的今天,为着待遇的微薄,生活的困苦,而发出了不平之鸣;许多的军人、为冻、饿、病磨折得死去;许多的军人,背离家乡,弃绝了父母子女在忍受着人间最深切的痛苦。在这种不合理的管制底下牺牲了多少军人?这一切的一切将给民众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谁不将军队生活看作地狱?谁不将当军人视为畏途?在这样的客观情形底下,而我们的政府却要来实施征兵,你能说人民对它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是不对的吗?
并且,我国的政治无论从那方面看来,都缺乏民主的作风;相反的,在这专制、横暴、贪污的政治风气盛行之下,实施征兵,不知将喂肥了多少承办此事的大官小吏?多少特殊份子将运用其特殊势力来逃避这兵役?多少大贾富商将运用金钱的魔力来为他们的子弟买去这兵役?只有最倒霉的穷苦大众,没有钱,没有势,才只好硬着头皮去蹈龙潭、赴虎穴。但是人都有求生的欲望的啊、谁愿意做傻子眼看着自己活生生的走向死亡的途径呢?于是有躲的、有逃的、甚至有自杀的(在落后乡村的一般人直觉的想来,与其将来死在外面,尸骨不还,不如就早些死在家乡,免做他乡之鬼)。这一切的一切演成了一出人间最悲惨的怪剧。我们这里且来掇取一二看看吧:
“镇江县政府接奉省令后,即积极办理,名额配定四百六十名……本月十五日先召集半数入伍,本月底完全征足,凡适龄壮丁除残废外,自十八岁起至三十五岁均须服役。近日各乡、镇、保长喜形于色,终日忙着“下馆子”、“讲盘子”,最高纪录每壮丁一名已有人出一百五十万员觅人代替,有势力的官宦人家的公子少爷和有财产的大商家的“小开”,有的是“后台”,有的是“钱”,当然可保无虞了。”——十月二十一日文汇报。
“浦东南汇张江栅——抽壮丁是日间拉夫夜间捕捉,抽丁的大员不是地方自治的乡保甲长,而是镇上的商团。它们拿着枪,衣戎装,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日间英雄纠纠的拉,夜间偷偷摸摸的捉。”——十月二十六日文汇报。
“海门的县老爷下令请保安队到国共交界的地方,把一批纯洁的良民像犯人一样的成群结队的捉到县市区来关进保安队里,家族中人去看,至少也要五千、一万才得进去。起初这批被捉的人,还不知是征兵,以为不要紧,后来等到知道已是无可奈何了……许多人的父母姊妹妻女,一同到县市区东奔西走的想办法,一百万、五十万、只好听大队长的便,立刻就送了进去,说今天可以出来,明天可以出来,到最后是一个也没有办法,可是钱已被用了。……押送出去的一天,这批被征(实际是捉)的就一班班的押送上车了,他们的父母姊妹妻女们,都哭哭啼啼好像送葬一样。这批被押上车的人的脸上也都呈着惨白的脸色,满眶的热泪,源源不绝的流了下来。家族们想送一点东西或钱给他们;可是不要说东西送不上,甚至还要吃枪柄呢!……”十月二十六日文汇报。
“河南唐河县……所要之兵役为数非少,壮丁每保八名,每壮丁之卖价六十万元,每保统筹人民之负担不下四五百万元……。”——十月二十九日大公报。
“吴县某镇……保甲挨户追缴“壮丁费”二万元,出后可免征,由他们去雇用,付款后又无收据,并嘱不多响。他们厉言说:“不出钱的则到区方去抽签,抽中后莫怪我们的不好,出了二万元则可免抽签。”……”——十一月三日大公报。
“江苏武进第一区十一保居民袁金春,年四十余岁,生有二子,妻已故亡。家境贫寒,全恃其长子织布营生,近因长子抽中壮丁,即将征送入营,次子年幼谋生乏术,顾虑将来生活无所依靠,以致郁郁寡欢,十月三十日夜半解触带自缢。迨天明发觉,已返魂乏术。”——同前报。
“常熟……适龄与否,健康与否,全是末节,首先得以满额为目标,挨家挨户的抽,穷苦人家逃亡沪地,只有抹着眼泪听天由命;稍可生活的人家就自然要替壮丁打算了,乡间的价钱是六十石谷一个,抽去了可以赎回……城里的市价是一百万一名……壮丁都是抹着鼻涕眼泪的被拉了去。……有的先期逃往京沪找工做,宁可丢掉了良田,弃了父母妻子。……西乡周渠村一个六十岁的佃农周东山的儿子周雪根,留下了寡妇孤儿,在十月三十一日夜里为了“围抽”跳入河塘自杀了。……”十一月十四日文汇报。
从上面这些片断的记载中,我们已可窥得这一幕征兵活剧的全貌了。事实上,各省,各县、各区、各乡真不知有多少惨不忍睹的活剧在搬演着呢!
要实施征兵,一定要具备有某种的客观条件,如生产力的相当发展,士兵生活水准的提高,尤其是要政治达到真正民主的程度。但试问我们这个国家,这些条件具备了没有?这种没有民主的内容,而“东施效颦”式的死抓住了民主的外衣,跟着美国学这么一套征兵的把戏,真是所谓“驴子跟马跑”会折断了腿哩!
我们固然不否认,在这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垮台,帝国主义间的利害关系不断冲突下的今天,战争的因素还没有消除;每个国家一定要用军队来保护其本身的利益;要有军队也就一定要有征兵制,强迫人民服兵役。但是若在受到外敌侵入的时候,为了要抵抗自卫实施征兵,看了过去的事实我们相信是不会有人发怨言的。而现在无论如何在这世界战争刚停止了一年后的今日,虽是国际间的摩擦的裂痕一天一天在增进,但终不致于立刻就产生第三次战争吧!到底政府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实施兵役法?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面高唱裁军复员一面又要征兵入伍的矛盾事实?征兵的目的何在?用意何在?难道是为美国准备着将来在美苏战争中来打击苏联吗?还是为了目前的内战呢?
八年的战争中,消费了多少的物资?荒芜了多少的田园?摧残了多少的民族工业?战争结束以后,我们的政府非但不从生产上着手来建设来复兴,反而因内战的蔓延扩大,军费支出的庞大,不断的征税、征粮,因此农村已濒于破产,工商业一蹶不振。最近尤因国共间谈判的更趋于决裂,内战更是大规模的进行,双方为了人力的缺乏、军队的补给,于是都在各地实行抽丁、征兵,迫得许多壮年的青年的农民,抛弃了田园,逃避到各地。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在农村方面,固将因人力的缺乏,使十田九荒,影响整个的农业生产;而在都市方面又将增加了一群无所归宿的游民。不久即将因由粮食缺乏所引起的恐慌而造成整个社会秩序的不安宁。
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宁,为了人民大众的生存,我们应当坚决的反对这种杀鸡取蛋式的可怕的抽壮丁的举动,不管哪一方面,哪一地区,在进行着!
全国的壮丁为了自己的生存应当不分地区的、不懦怯、不畏死的一齐站起来以坚决的行动来表示反对内战!不管在哪一方面的战士,应立刻果敢的停止这无意义的为他们各党派上层份子的私利而进行着的战争!
在这一党专政底下,普选全权的国民大会没有成功以前,民主的影子还没有看到的今天,为着少数人的利益、为着某些政治集团的利益,要抽壮丁服兵役,我们坚决反对!同时要号召全国人民一致的反对!
李星按:本文是讲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抓壮丁的。从本文可见,彭述之手下的某些小将们,“真民主派”的味道太冲了!先讲国民党捉壮丁怎么怎么凄惨,然后号召两党的士兵们一起造反,“不要为本党上层分子卖命”……
1950年,彭述之的追随者在大陆被一网打尽了。同样高调呼喊民主、人道,为何李济深陈铭枢就能当座上客,彭述之的追随者就蹲大牢?因为李陈代表了一定的阶级、阶层、集团,手中握有力量,让新政权觉得可以妥协/赎买,至于他们一时一地的民主口号,只是噱头,或者说做交易时的添头。彭述之一方则除了民主口号,或者说政治噱头,空无一物,却又戴着托派的激进帽子,所以……
那么,在解放战争初期,当人民确实面临战争的苦难,抨击当局的草菅人命,有何不好呢?如果本文去掉结尾的那几句话,全篇的揭露、抨击,也没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用网上的流行语来说,这些文字“顶个球”。批评政府,揭露阴暗,唤醒良知,为民请愿……这是资产阶级政治中的在野党、“学术权威”、“无冕之王”媒体人,一直都会做的事,目的在于修补秩序。彭述之的追随者作为“托派”,与那些在野党的区别是什么?从他们的许多文字里,看不出来有区别。
没有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相近利益,却与资产阶级反对派在思想上打成一片,彭述之一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信任共产党,又排斥主流反对派的青年。
心机挺深的,但在统治危机大爆发的时代,“顶个球”……
感谢 雪球 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