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19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1984)

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问题

潘东周



第一章 总论


一 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意义


  近两年来,在中国出版界中已有不少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著作,虽其间有许多错误与弱点,但一般思想界注意到中国国民经济的研究,这确是一件非常值得注意的事。因为关于国民经济的研究,这件事对于整个思想界的进步上将有非常之大的帮助。

  在我们还未正式研究中国国民经济之前,首先必需明了关于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意义,阐明国民经济这一门科学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只要对于社会科学的智识稍有正确认识的人,他都知道一个国家或社会之整个的基础,完全建筑于某一社会之经济生活上。马克思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显明的解释:

  “我们研究所得的结果,就是法律的关系,国家的形式,不是由他们本身所能理解的,也不能拿所谓人类精神的全般进化来说明的,乃须从物质的生活条件内去探求他们的根底…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形成社会的经济构造,这种经济构造是法律和政治的上层构造所借以存立的真实基础。而且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和这基础相适应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形式,大概规定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生活过程,这并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生活,到是社会经济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由马克思这些谈〈论〉中,便可以看出经济学在一般社会科学上的地位。一切社会上的组织形态,以及维持这种组织存在的国家,法律,宗教,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及一切,这都是在当代经济基础上的建筑物,他们都是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反映,而同时也就随着经济上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在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的时候,哲学,政治,教育,或是法律等,我们若就某一社会科学的本身上去研究,则必然不能了解其来源与其变化,至多只能随着一般“与世浮沉”的“教授”,“博士”装饰其学问门面,这里自然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的研究者。现在中国思想界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确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还表现着许多非常重要的弱点,一个是还看见许多不正确的方法,许多地方还在一般资产阶级甚至封建时代的观念的笼罩之下。再者是还只看见关于纯粹理论的研究,而没有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这两个缺点都是非常严重的,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任务,便是要与这两个重要缺点相奋斗,以使中国的社会科学运动更向前的继续发展。但怎样纠正这两种缺点呢?我们根据上面的理由便可以知道,我们必须要更加深刻的以正确的方法来研究现在中国国民经济的状况。为发展社会科学而研究中国国民经济,这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意义。

  在现在中国思想界及社会科学的运动中,唯物主义固然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地位,到处都受着一般青年研究家的欢迎,但我们必须承认,跟着正确的唯物主义而同时发展的,还有许多在唯物主义的旗帜之下的假面具的学者,企图以唯物为掩护而实质上代以唯心主义。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在同一杂志上,一方面他据着许多经济上的统计与数目字,大装其经济学家与唯物主义者的科学态度,而另一方面大倡其气节廉耻的学说,鼓吹以道德可以挽救中国的现状。我们又不能否认这样的事,他一方装出唯物主义的架子,用“阶级”的眼光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但同时他又以超阶级无阶级的观念,来估计现代的国家社会。这种现象发生的缘因,由于唯物主义既然已经在社会科学界占了指导的地位,则正面的唯心主义便很难得有一分钟立足的基础,所以他们便假借了唯物主义,而阴谋的用唯心主义来代替。我们不仅应当承认这一种现象,在中国社会中存在,并且必须承认这一种假面目的唯物主义可以利用政治上的优势而暂时的得着了显明的成功。这个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向前发展之重要的障碍。与这种障碍奋斗的方法,首先又必要详细的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现状,考察这种现状的来源,影响及其前途。只有在这种基本的研究上我们才能建立真正的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一切假胃〔冒〕唯物主义之唯心派的原形。这是我们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二个意义。

  还有,在现在中国社会状况极不安宁的条件之下,我们看出了关于改造现代社会之许多不同的政治主张。由于这些不同的政治主张,我们看见现代社会上之许多公开的与秘密的政党,以及在这些政党中间之相互的斗争。在各派自己的机关报上,都宣传自己政纲的正确。我们用什么办法来估计中国的政治问题呢?怎样决定改造现代中国社会之一切政治主张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同样必须认识现代中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只有认识了目前全国经济状况之真象的时候,我们才能站在满足全国大多数人民的需要上,决定一切政治主张。我们若不能从根本上经济上去认识,则我们对于一切政治问题必不能有正确的判断。这是我们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三个意义。

二 研究经济与改造经济


  根据这样的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意义,便可以知道这种研究必须要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经济利益上。所以我们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并不与许多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者一样。美国的经济专门家,他到国民政府铁道部做了一年的顾问,他研究的结果,要在中国于五年或十年之内,借美国外债,建筑数十万里的铁路。这自然是一个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结果,但我们的研究便不是这样。美国顾问的计划是很大的,但他计划的结果是帮助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使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但我们的研究却正是要怎样使中国经济独立,逐渐脱离美国及一切帝国主义的束缚。所以美国顾问当研究中国铁路经济的时候,他注意的是:中国铁路有多少,怎样不敷应用,从那一城市到那一省必需铁路,这许多铁路需要若干时间与若干金钱,订什么合同便可以得着这些金钱等等。而我们研究中国铁路经济的时候便是要注意:中国这些铁路是谁人的,负债多少,怎样收回铁路的主权,什么是帝国主义及中国军阀对铁路发展的障碍,怎样才能取消这些障碍等等。同是一样的研究中国铁路经济,但所研究的问题绝不一样。从这一个例子上就可以看出,研究经济首先必需要认清自己的任务及研究的方法。

  我们虽然说过了关于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的三个意义。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还必需有一句更总括而简洁的话,可以包涵上述三个意义。这就是:我们研究中国的国民经济,是为的改造现实的中国国民经济。只有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目的,然后我们的研究才能找着正确的对象,才能一步一步的走到正确的结果。现在中国出版界中有许多关于研究中国经济的著作。但是除了我在前一节中所说的以外他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这个缺点是我们必需指出的,就是他们只为的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而没有注意到具体的改造中国国民经济的道路。或者,偶然注意到了,但他们所说不是改造而是可怜。譬如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途问题,这个问题著者将于下一篇中详细说明,许多人研究的结果,他不过指出所谓提倡国货及排斥外货的必要而已。这样,自然只是向帝国主义的一个哀求,只是一个“可怜我罢!不要这样狠哟!请稍缓一点罢!”的呼声,这自然不是我们所说的改造。我们所研究的,乃是改造中国国民经济的问题。改造不是乞怜,也不是改良。乞怜与改良都是承认别人的统治地位,而在别人的统治之下企图获得一个暂时的安慰。改造是要在全国经济生活中,建设自己之独立自由发展的基础。可怜的哀求者是要向上海租界工部局要求增加两个华董,改良主义者至多是要求中国人与外国人共同管理,改造者的回答是必要根本收回一切外国的租界,完全归中国管理。这就是可怜,改良,与改造的区别。

  所以我们研究中国国民经济,不是要从枝叶上去研究,而要从根本上去研究。不是只研究其现象,并且要研究其将来,研究应该怎样改造。因此,在本篇绪论中,著者提出下列几个题目作为以后分期继续发表的预告:

  一 中国工业的改造问题
  二 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造问题
  三 中国土地农业的改造问题
  四 中国劳动问题
  五 中国财政问题

  这就是我们研究中国国民经济所应该注意的中心问题。

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性质


  在还没有个别的研究各个中心问题的时候,首先还有关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性质。必需对于这个问题先有一个简单的系统的概念,然后在着手研究其他问题的时候才比较容易。

  现在中国经济的形式是非常复杂的。第一,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处,有些地方还存在的有很原始的经济生活,他们属于自然经济,或氏族社会的经济。这一种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然并不占在重要的地位,他不过只是深山僻壤中之前代社会的遗迹罢了。第二,半封建的经济形式,主要的表现于农村经济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租,高度的苛捐杂税,地主豪绅对农民的统治,高利贷的剥削等。因为全国经济的落后,农村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占着最主要的地位,所以使这种封建残余的经济形式,同样在全国经济的比重中占着极大的优势。第三,小商品经济,这表示于一部分农村中之脱离封建剥削的自耕农及城市或农村中之小手工业经济上。第四,资本主义,他已经统治了中国的城市,并且支配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全国经济正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化的途中。这就是整个中国经济中所表现的各种不同的形式。

  就经济的比重说,就数量上立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占优势的还是半封建的剥夺关系。但是就支配全国经济的力量说,资本主义实是已经占着了领导的地位,资本主义经济之主要的表现还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因为中国是国际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所以,中国经济就其主要的势力及其发展方向来说,乃是个保有强大封建关系而在走向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的途中。这是说中国一方面是在国际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使全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方向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仍然保持着强有力的封建关系。

  在这样对中国经济性质的估计中,我们也可以遇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都值得我们预先在理论上予以驳斥的。

  有人以为中国现在并没有封建的残余关系,因为中国是一个很久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许多人将商业资本主义与封建关系相对立起来,以为商业资本主义乃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关系,他是消灭封建式的经济关系的。这样是没有认识商业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上之实质的。商业资本主义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他自己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占据着固定的生产形式。一个社会制度是建筑于一个生产关系上,生产关系建筑于一定的生产技术上。商业资本只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种资本,他并不能支配着生产过程。封建关系是一种固定的生产过程中所表现的剥夺关系,只有生产力的变动才能使这种剥夺关系改变性质。

  当着纯粹封建社会的时候,封建主对农民(或农奴)虽然有很显明的剥夺,但这时候的剥夺并不十分的残酷。因为封建主剥夺农民的目的,充其量是为满足其个人及其家庭之大奢大华的欲望,但这种消费终是有限度的。封建主向农民的剥夺,绝不能超过其奢华消费之三倍五倍十倍的〔以〕上,因为太多而不能消费的东西,堆藏着必然要自己腐坏的,这样使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夺必然有一个满足其欲望的限度。自从交换关系与商业资本发展以后,首先商业化的便是封建诸侯及大地主,这时候他们由农民身上所剥夺来的生产品,不仅可以供给自己之高度奢华的消费,并且还可以将这些生产品换取金银,装饰品,货币,并可以取得利润。这时候,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夺便没有限度了。从前封建主由农民那里所剥夺得来的生产品只有使用价值,现在则不独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交换价值,于是封建主的剥夺欲便没有止境了。所以当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时候,他不但不能推翻封建的剥夺关系,并且还使着封建主在旧有封建的生产关系之上更加重其剥夺。商业资本的发展愈高,封建的剥夺也就愈加残酷。所以任何国中——在西欧与中国都是一样,当着纯粹的封建制度将正在崩坏而商业资本正在发展的时候,都必然要遇着广大的农民暴动,这些暴动主要的对象便是反对地主,反对高利贷,反对一切封建式的剥夺关系。这种封建的剥夺关系,直到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技术及生产关系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动,然后才产生了新式的工业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以后才逐渐消灭封建关系,逐渐使这种封建式的商业资本主义改变性质,使他又变成工业资本主义的附属物而成为流通工业资本的商品。

  所以商业资本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商业资本,这完全是建筑于封建式的剥削关系上。一种是工业革命以后的商业资本,这是工业资本主义的附属物。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商业资本主义,他完全是在工业革命以前的,若以这种商业资本主义可以消灭中国经济中的封建关系,这是违背政治经济学上之真理的。

  有人以为中国是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帝国主义是财政资本主义,财政资本既然统治了中国,则中国经济中的封建残余必然是完全消灭了。这种观点是同样不正确的。帝国主义带着财政资本主义的形式来侵略中国,但这个事实还不能肯定帝国主义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固然一方面可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可以在中国造成工业革命的过程,但同时他还有另一方面的作用,这便是他一样利用中国之封建的残余关系以剥夺中国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结果,造成中国的买办阶级,这个阶级在中国农村中显然是一种商业资本的作用,更加重农村经济中之半封建关系的剥夺。现在各外国洋行在中国农村中收买原料的时候,经常是经过当地的商业资本及地主阶级,将他们由农民那里的剥夺品完全收买去。因为帝国主义洋行之大批的收买原料,于是使着地主阶级更加重其对农民之半封建式的剥夺。就帝国主义本身说来,我们也时常看见帝国主义乘着农民贫困的时候,以高利贷的形式借贷于农民,预定农民次年的生产品,这同样是一种半封建形式的掠夺。我们很少看见帝国主义在中国农村建设任何新式的资本主义的农场,很少用新式机器以剥夺多数的农村雇佣劳动者,因为帝国主义在现在用一种半封建的剥夺关系,比用新式的资本主义的剥夺方法还更有利。并且,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定了固定的势力范围,这里必须利用一些封建军阀为工具,这些割据地盘的军阀便是各地地主阶级及半封建关系的代表。同时,帝国主义有一切的政治特权,这些封建关系不独不能阻碍帝国主义经济的扩大,反而可以阻碍民族资本的发展,以减少与帝国主义在市场上的竞争。

  自然,帝国主义经济的发展,终是要使着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强大,但这个作用是非常迟缓而湾曲的。尤其当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得非常迟缓以至不能发展的时候,帝国主义经济必然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障碍。这并不是矛盾,而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原则。

  还有人说,中国的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农村的地主阶级并不是半封建的残余,因为他在城市中还同时有工厂。照这种人的意见,高度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租,这只是中国资产阶级剥削农民的特殊方式,并不能成为半封建的关系。这样的意见,是由于完全没有认清何为半封建剥夺关系,没有了解封建剥夺的实质。封建的剥夺关系乃是一种非经济的剥夺,是一种掠夺剩余生产品的行为。当纯粹封建社会的时候,封建主将所有的土地占据着,给农民一部分很少的土地,使农民自己耕种自己享受,但命令所有的农民都必要为封建主作“公田”的劳动,完全是无报酬的作为农民对“国家”(封建主)的义务。这一种显然的强迫劳动的剥夺,在商业资本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为农奴制度。封建制度崩坏之后,封建主一变而为地主,地主对农民的剥夺形式虽然有些变更,然而根本上仍是一个。假使地主将一部分土地交给农民耕种,因此而命农民为地主作无代价的劳动,这种形式在中国农村中也有,这显然的是一种半封建式的强迫劳动。即使不然,农民由地主那里租得土地之后,不到地主土地中去作工,而自己在租得土地上以自己的资本,工具,肥料,及全家的劳动力所工作的结果,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生产品交到地主,以外还要担负各种捐税及高利贷等,则农民之大多数的劳动时间所产生的生产品,依然是无代价的交给了地主阶级,依然是变相的强迫劳动。无论剥夺者是谁人,但这种剥夺关系在经济上的性质是半封建的。假使中国城市的资本家在农村中也同时应用这样的剥夺关系,这只能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与半封建的剥夺有密切的联系,并不能因此而改变农村剥夺的性质。剥夺关系是依照在生产过程中之剥夺方法而确定的,并不问剥夺者所同时兼有的阶级性。假使某个工人在城市工厂里作工,而在农村中还有三五亩土地,这几亩土地也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租租给别人,我们同样只能说这是半封建的剥夺,而不能说他是“无产阶级的剥夺”。

  还有人说城市经济可以支配农村经济,城市可以领导农村,若是中国城市中已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之下,并且中关〔国〕农村经济已经与国际市场有密切的联系,这便可以断定中国农村已经完全资本主义化了。这种观点又是不正确的。农村经济是受城市经济的支配,但是农村经济终是比较城市落后。城市经济——帝国主义的经济,已经支配着中国农村经济之发展的方向,使农村经济必然要向资本主义的方向前进(虽然是很迟缓的),但他并不能使农村经济立刻与城市经济一样的发展。并且,直到现在,农村经济在中国全国的经济生活中的比重,仍然较城市经济为高,因为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仍然是依靠着农村经济为生活。

  也还有另一个极端错误,以为中国的农村经济是在一种纯粹封建关系的统治之下。这个观点自然也是错误的。中国农村中的封建关系固然还有很大的势力,但他只是过去封建制度的残余,并不能保持其整个的与原来的状态。土地所有权的商品化,货币经济在农村中的扩大,新式农村技术之开始的应用,农村无产阶级之开始的形成,这些都是农村中之资本主义的关系,不过这种关系在农村中还不能占着统治的地位。

四 国民经济改造的中心


  由以上这些不正确观点的驳斥中,我们便可以正确的认识中国经济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殖民地的经济,同时也是封建残余关系占优势而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认识了这样的性质,便可以认识中国国民经济改造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提出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问题呢?这就是由于我们现在的中国国民经济并不在一种和平发展的平坦道路上,相反的,我们看着中国经济正遇着许多严重的敌人,使着全国工业与农业都受着严重的打击,并且已经形成了普遍全国的经济危机。这些危机的表现是全国经济的落后,停滞不进,并且日趋于破产。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统治了全国经济中的主要命脉,统治了中国的中心城市。从整个经济发展的方向一直到日常的经济生活,都要受着帝国主义势力的绝对支配。农村市场的狭小,广大群众的贫困,加以政治及社会上的不安宁,苛捐杂税的剥夺,使中国民族工业不但不能与帝国主义竞争,并且不能在国内消极的部分的发展。全国水利的破坏,生产技术的低落,不独不能使中国固有的农产品发展于海外,并且使中国这一农业国家,反普遍的感觉着农产品不足自给的恐慌。生活程度的高涨,农村及城市中之普遍的失业,使着全国大多数的民众都感觉着生活上之极端严重的痛苦。北方之饥饿待死的人民,达到七八千万人之多,将吃树皮吃人肉当成日常的生活,这是世界历史上所空前没有的事件。这一种状况之下,我们可以断定中国的国民经济现在是一种普遍危机的状态,这个危机一定有他深远的经济上的来源。假使不战胜这一种普遍的经济危机的现象,则中国整个社会上绝对不能得着任何的安宁,即使勉强敷衍过去,一定是使中国这一半殖民地的地位,走向更奴隶的十足殖民的地位。

  就在这一种极危机的现状之下,我们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问题。必须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有根本的改造,然后才能挽救现状的危险。改造问题的中心,就是要根本取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

  不用说,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是看得十分显明的。经济发展之最大的障碍,乃是国际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利用许多政治上的特权,压迫中国城市及农村的经济。铁路是在帝国主义外债压迫之下,也有些铁路是归外人直接管理。航业是以帝国主义势力占大部分。银行金融和关税是在帝国主义手中,煤铁等重工业本来只有很弱小的一点,但这一点还是最大部分属于帝国主义。纱业,面粉业,火柴业等等,虽然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础,但他总是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而逐渐破产。海关是在帝国主义管理之下,对外贸易中的入超每年增加,大批金钱向国外流出。丝茶的对外贸易每年减少。棉花,米,麦等每年还要由国外运入。封建势力的割据,战争,市场的不统一,苛捐杂税的剥夺。农村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租。城市中每日十二小时以上之黑暗的劳动条件,这些都是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压迫,就因为这些压迫才造成了中国国民经济中之普遍的危机。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问题也就是正因为这些现象而发生的。

  研究中国经济的改造问题的中心,便是研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研究半封建关系在经济中的表现,因为只有消灭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才是中国国民经济之彻底的改造。

五 改造经济与改造社会


  我们研究的范围是改造中国国民经济的问题,我们的结论便是要说明中国经济的现状,改造中国经济的必要,以及改造中国经济之总的路线。至于改造中国国民经济之具体的实行方略,在这里是不能研究的。因为在经济生活的本身去找取改进的方法,一定只能限于生产组织上及技术上的改造,而不能解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根本问题。

  由以上各节的分析中,我们便可以知道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问题,并不是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问题。现在既有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对于经济的压迫,而这种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又握有政治上的权力。所以这便是生产关系问题而不是生产技术问题。改变生产技术问题,可以在现代的社会制度下面得着解决,改变生产关系问题便不是在现代社会制度之下面可以得着解决的。

  社会上的根本问题是经济问题。改造社会的根本问题也必然是改造生产关系,改造国民经济的问题。可是,改造经济的实现方法,则必要从改造社会开始,因为一个社会制度,他具有一切重要的权力建筑于旧的生产关系上的。现在我们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问题,在以后之各专门问题的研究上,我们将要指出改造中国国民经济之根本的总的路线,并且可以指出一切错误路线之不适当。不过若要研究改造策略之具体的实施,则必须回顾到改造社会制度的问题。

  但是,若不研究改造国民经济的问题,则空谈改造社会制度是无目的的。因为改造社会制度是为的改造国民经济,改造经济是改造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一切有志于改造社会的青年,我都请他注意研究改造中国国民经济的问题。(本章完,本篇未完)

(录自《社会科学讲座》第1卷,1930年6月出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