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斯米尔宁斯基诗文集

斯米尔宁斯基

陈九瑛



  赫里斯多·斯米尔宁斯基(1898—1923),保加利亚著名无产阶级革命诗人。生于库库什城一个小糖食铺的家庭。早年在故乡读书,后到索菲亚人中等技校、军官学校和大学法律系学习,但都未卒业。由于家境艰难,他当过报童,在消费合作社做过工。十七岁时开始发表幽默作品。一九一三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亲身经历过故乡被焚、人民颠沛流离的惨祸,这给他的思想打下深深的烙印。一九一八年弗拉达雅地区发生反战起义,他受到起义者影响,毅然离开军校,靠近共产党。一九二○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二一年入党。他一面参加工人阶级的示威游行、散发传单等革命活动,一面担任《红笑》、《工人报》、《青年》、《人民军》等党刊党报的编辑工作,并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把保加利亚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推向一个高峰。季米特洛夫曾称他为“保加利亚的马雅可夫斯基”。他清贫一世,积劳成疾,二十五岁即死于肺结核。短暂的一生,留下五百多首诗歌及许多幽默讽刺散文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保加利亚政府日益由德国为首的外国资本所操纵,残酷镇压人民革命,于一九二三年九月对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进行了大屠杀,开始了空前未有的黑暗统治时期。同时,十月革命后在季米特洛夫为首的共产党的领导下,保加利亚工人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斯米尔宁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他着力表现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组诗《城市的孩子》(1921)便是社会底层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见因矿井失火而失明的盲人、饱尝世态炎凉的老乐师、流浪街头的穷孩子、“丰姿凋残”的卖笑女人……这些人生于不幸,死于痛苦。与此相对照,剥削者却“在罪恶与芳香中欢宴”。诗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世界不平的原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是“血污的世界”,压迫劳动者的是“黄金、奴隶的法律”(《我们》,1920)。这是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控诉。

  诗人的笔触没有停留在揭露现实社会的罪恶上。他大力歌颂了无产阶级的反抗精神。在底层的人群中,工人阶级已“不再是昏沉的垂着手的奴隶”,而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个已行动起来的无产阶级巨人以千钧之力的“沉重步伐”,使“花岗石的城市也惊醒、动摇”,并向着受苦的人们“撒着红玉似的火星”(《以工人》,1921)。诗人认定人民革命的日子必将到来,因为他看到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都在“渴望阳光”,期待“复仇的时辰”。人民起义就要像火山爆发,席卷全国的革命暴动将犹如“炽烈的熔岩滚滚奔流”,“恐怖地动摇”那些富人们“沉醉的厅堂”(《维苏威的暴动》,1920)。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斩断那几百年来的锁链,诗人号召要用“珊瑚似的血滴”来迎接胜利的“节日的清晨”(《在狂风里》,1921)。而当胜利的春天到来时,革命的人民将“用第一朵含笑的花朵,愉快地装饰着青春的凯旋”。诗人把自己的第一个诗集题名为《总有一天》(1922)就生动地反映了他的这种革命信念与决心。这些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象战斗的号角,呼唤着革命风暴的到来,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境界。

  斯米尔宁斯基还把自己美好的诗篇献给了被压迫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先驱和英雄,这些诗同样是为了鼓舞人民的斗志。他热情洋溢地赞颂古罗马斯巴达克思率领的奴隶起义,激励人们踏着他的“艰巨的大路”前进(《在狂风里》)。他以无限崇敬的心情写了巴黎公社委员德雷克留兹之死,称颂他的巨大形象“在街垒上,在血、火之间挺立”(《德雷克留兹之死》,1922)。他满怀喜悦地欢呼十月革命,赞美俄国弟兄“用红色光辉燃起了一颗星”(《北方的光明》,1920)。他描绘一九一九年德国无产阶级柏林起义雄伟壮丽的图景,歌颂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英勇牺牲(《柏林风暴》,1921;《卡尔·李卜克内西》,1921;《罗莎·卢森堡》,1923)。他的《约翰》(1921)一诗描写一个普通工人群众在柏林街垒战中勇敢地面对死亡,更是激昂悲壮;诗歌把叙事和抒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地表现了一场阶级大搏斗。诗人咏史抒怀,瞩目现实,这一篇篇史诗式的作品,抒发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情怀,是被压迫人民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丽颂歌。

  斯米尔宁斯基的许多幽默讽刺诗和散文作品在保加利亚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讽刺短篇小说《楼梯的故事》(1923)揭露了一个始则信誓旦旦,要“为革命而献身”,后则为资产阶级思想所俘虏,因而背离革命队伍的人。作品寓意深刻、想象丰富,读后发人深省。此外如《访员》(1919)、《里拉失火》(1922)、《你没有发言权》(1923)等等,都是内容丰富,泼辣犀利的散文作品。这里他嘲笑和鞭笞的对象有反动政客、暴发户、投机商、变节分子、国际政治阴谋家和战争冒险家等。这些作品以漫画的笔触勾画出一幅幅人类渣滓的百丑图,显示出作者的鄙视与憎恶,读来亮人心目。

  斯米尔宁斯基的早期创作受过象征主义的某些影响。这个流派在当时保加利亚文学中影响很广。一九二一年他写作诗歌《五月一日》,是诗人创作道路的转折点。这首诗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号召书。

  斯米尔宁斯基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形象丰满,画面生动,并且感情激昂澎湃,具有雄浑磅礴的革命气势。诗中较多采用象征和借喻的手法,形式上别具一格,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诗在保加利亚国内外广泛流传。


来源:《外国名作家大典》(下册),张英伦,吕同六,钱善行等主编,金城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第846页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