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巴基斯坦〕费兹·阿哈默德·费兹诗选
人民的诗人费兹
息长生 译
来源
:《世界文化》(1985年第3期),译自《亚洲周刊》
1982年5月,阿哈默德·费兹被提名为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对于熟悉这位巴基斯坦诗人作品的人们说来,这毫不足怪,在三十年代中期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进步作家”运动的影响下,费兹的作品广泛反映了人道主义的观点,表达了对独裁主义社会中个人自由的深切关注。1962年他荣获苏联列宁和平奖金。虽然1982年10月瑞典皇家学会把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哥伦比亚小说家马尔克斯,但是文学界仍然称颂费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文学评论》杂志撰稿人卡拉·卡波拉对费兹的成就作了如下的评述:
1943年,费兹第一部诗集《抱怨的形象》一面世就在乌尔都语诗坛上赢得了地位。这部诗集的许多独特风格一直是费兹全部作品的显著特征。例如,在《夜的旋律》一诗中,他大胆地把传统形象和印象派的语言描绘、不完整的语句和独立的短语融为一体,用以刻画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写道:
深夜。明月。忘我。
瞰人间,凄惨惨,今昔同。
缄默求生形枯槁。
诗集《抱怨的形象》包括费兹许多最著名的诗歌,其中有《亲爱的,不要乞求我象往日那样生活》、《献给情敌》、《讲话》和《狗》。在《亲爱的,不要乞求我象往日那样生活》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描述男女情人之间的关系,即主要关心能否满足个人欲望。费兹认为时代提出了新的使命。男女情人都应关心受压迫的人们,因为不人道的行为和灾难还象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处流行。诗中写道:
过去的世纪,
黑暗,血腥、虛幻,无垠;
身披绫罗与绸緞,
饰文明!
人的尸体被叫卖在阴暗的街市上,
污泥四溅,鲜血四溢。
新病尸的脓血滴哒,滴哒……
仍淌个不停。
在《献给情敌》一诗中,费兹把传统上男女两方和情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安排。诗人不把情敌看成是和自己争夺轻浮女子爱情的敌手,而看成是向他学习忍受女人所造成的痛苦的伙伴。这种痛苦的单思恋最终会导致成为人们相互间的仁慈。诗中问道:
爱情赐我苦果尝,
接踵而至伤断肠,
你我从中何所失?
你我从中何益彰?
因此,情敌应该停止彼此对抗,共同携手去改变人类受苦的厄运。
1947年巴基斯坦共和国成立以后,费兹担任左翼英文报纸《巴基斯坦时报》编辑。1951年他和几个军官一起被指控参与了所谓的“拉瓦尔品第阴谋”,即被指控这些嫌疑分子企图发动政变,建立亲苏政权。为此,费兹被判处死刑缓期数年执行。在狱中,他坚持写作,所以诗篇分别收集在《微风的手指》(1952年)和《狱中记事》(1956年)这两本诗集中。费兹把这段时间称为“第二成熟期”,因为他在狱中陶冶了自己高尚的情感。
《铁窗》一诗就是费兹的狱中创作,暗指作者从铁窗间看到的美好情景。诗人被囚就好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仍然有复活的希望。费兹这样写道.
囚窗铁条根根交镨,
似十字架,
沾污着弥赛亚的血迹斑斑;
似神光,
闪烁着同上帝重团圆的美好希望。
1955年费兹被秘密释放出狱。以后,他在巴基斯坦艺术委员会工作,继续致力于文学事业。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期间,他旅游世界各地,访问过中国,苏联,以及他妻子的故乡——英国。
后来他自愿离乡背井,来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定居。在那里,他负责主编英文杂志《莲花:亚非作家作品》。1982年6月6日,以色列悍然入侵黎巴嫩。费兹的办公室在一次冲突中被炸毁,但费兹幸免于难。他取道叙利亚,离开黎巴嫩,自此定居英国伦敦。
不久前,费兹和另外两名著名的乌尔都语诗人阿利·贾弗里和马尼伯·拉曼一起参加了一次由加拿大乌尔都语学会和多伦多大学联合发起的在多伦多市举行的公开诵诗会,这次诵诗活动吸引了北美国家的大批文学爱好者,许多人远道来欣赏费兹朗诵自己的近作。
费兹的作品经常发表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出版物上,并且被译成几种西欧文字,主要是英文和俄文。除了以上提到的几首诗以外,费兹的诗歌作品还包括:《石头下的手》(1965)、《西奈山谷》(1971)、《夜之夜》(1975年用母语旁遮普语创作)、《国王的夜晚》(1978)、《我的心,我的旅客》(1980)。费兹的主要诗集《费兹诗集》(伦敦,1971)的英译者是他的多年老友和同志维克托·基尔南。最近,费兹正同两位美国诗人卡罗林·凯泽和内奥米·拉扎德合作,用英文选译他的作品。
费兹主张深刻内省并以持积极的世界观著称,他可以说是印度次大陆上唯一还在世的,政治和爱情诗作都一贯优秀的伟大诗人。尽管费兹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人们仍然把他称颂为巴基斯坦的非正式桂冠诗人。提名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一引人注目的举动,就是给予坚持“倾向诗人”优良传统的作者费兹的又一次奖励。
(译自《亚洲周刊》)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