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土派的言论更明显地表现了人民的特色:“哭吧,嚎吧,你们这些富佬!上帝将来找你们,为你们压迫别人而惩罚你们;你们靠别人的劳动生活,但只给他们糠皮充饥,还向你们的弟兄们强征大量租税。天主的理智给他们启蒙,人民将不再受你们的奴役,且看你们从此还有何法。”在这强烈的呼声中,人们想象得到身负重税的农夫、精疲力竭的帮工,造反时机迫近的情景。
与此同时,一种获取价值的新方式发展起来了,这是商人对手工业者间接统治的结果。下面从十七世纪末的民歌《呢绒商的快乐》中摘出的几段,反映了商人的统治:
我们聚积金银千千万,
都是榨自穷光蛋。
只要钱包盛得满,
人家笑骂何必管。
首先对付梳毛工,工钱要减掉,
斤斤计较,多给两个便士也不饶;[1]
他们咕哝钱太少,
我们就说不干拉倒。
要使他们相信生意不大好,
我们哪管他们活不了。
织工的工资本已廉,
还须找差扣工钱。
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
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
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
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
再向纺工把帐算:
叫他们纺了两磅再加半。
他们交货把气叹,
说工钱不够吃饱饭。
只要他们分量减一两,
那就扣发三便士的饷。
多亏广大穷人早晚忙,
我们才能发家致富住高房。
如果他们不把筋力耗,
我们就得不顾一切去上吊。
梳匠、纺工、漂匠排成行,
为了极少工资把活扛。
他们劳动我寻财,
受到咒骂又何妨。[2]
[1] 原意为:干二十个活本该给八个格罗特小银币(合32 便士),此时则减到半个克朗大银币(合30 便士)。——译注
[2]
“呢绒商的快乐,或富人的愉快和贫者的忧伤,歌中表达了英国许多呢绒商用来降低其工人工资的狡猾手法。”参阅P.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中译本第54-55页。
——摘自《资本主义史 1500-1980》作者:(法)傅德(Beaud,M.);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