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 劳动者的诗和斗争的艺术

手工工场工人的苦恼

儒勒·米什莱



  精神空虚、完全没有文化生活,这是手工工场工人堕落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劳动既不需要多大气力,又不需要技巧,更谈不上什么思想!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任何智力上的东西都与这些人无缘。学校应当让青年人懂得像这样一类劳动不会使他们在这些大量空洞无聊的日子里产生某种高尚丰赡的思想,也无法使他们在漫长而令人厌倦的时间里感到愉快。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设立学校原意是想消除他们的无聊,但实际上却只能在他们的疲劳上面再增加疲劳。夜学,从大部分夜学来看这只是一种嘲弄。你想想吧,这些穷孩子,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工,晚上回家已是浑身汗透,精疲力竭,他们还得跋涉到离米鲁斯一、二法里的地方去,手里提着灯,脚下打滑,踉踉跄跄地走过戴维尔[1]的泥泞小路:而这时候你还要叫他们进学校,学习!
  农民尽管很苦,但是拿他们跟这班手工工人的痛苦比较,还是有很大区别,因为农民的那份痛苦并不会意外地加于某一个人,而是深深地、普遍地施加在他们这伙庄稼人身上。俗话说得好:“住在乡下,小儿佳佳。”
  农家孩子从小就赤条条的,连木鞋也不穿,啃着块黑面包,不是看牛就是看鹅,成日价在露天里生活,尽兴嬉游。渐渐地,别人让他干些农家活儿,这倒使得他身体格外健康。在一个人长身体的那些个宝贵年代,他总是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在全家人的温馨气氛中度过。好,现在他身强力壮了,不管吃什么苦,干什么活,他都顶得住。
  往后农民也许会守穷,依靠别人,但是在一开始,他就挣得了十二年、十五年自在日子。只这一点就使他在幸福的天平上重得多了。
  手工工场的工人可是一辈子都背着十分沉重的担子,童年时代他们的体质就过早地受到摧残,孱弱不堪,甚至完全给搞垮。他们在体力上比不上农民,在道德风尚方面也不如农民淳厚。但是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比较合群,秉性温和。他们中间最穷苦的人,哪怕生活困难,毫无生计,也能克制自己,不会干出任何暴力行为,他们总是耐心地等着盼着,默默顺从,饥饿而死。
  有位作者曾对此进行过比较完善的调查,[2]他不受任何其他动机驱使,坚持冷静地观察,关心属于这个阶级的人们的利益,但对于他们的缺点也毫不隐瞒,他提出佐证,写道:“我发现在我们的工人身上,有一种最崇高的美德,即:他们具有助人的自然禀性,乐于帮助别人摆脱一切困难。”我不知道是否他们只有这一项优秀品质,但这项优秀品质多么伟大!……他们虽然最缺少幸福,然而却最仁慈宽厚!愿他们永葆这种不畏贫苦的本色!愿他们在经受外界的奴役中永远保持一颗没有仇恨的心,愿他们爱得更深!……啊!爱是一种无上光荣,无疑在上帝面前这将令人变得极其崇高!




[1] 戴维尔是当时法国阿尔塞斯省米鲁斯附近的一个工人村子。

[2] 韦莱尔迈:《棉、毛、丝织工场工人的体格和心态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