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
苏格兰文学在二十世纪有一个复兴。这当中贡献最大的是休·麦克迪儿米德(Hugh MacDiarmid)。他是“苏格兰文艺复兴”的组织者,鼓吹者,又是它的主要诗人。他的诗作经历了几个时期:初期,他用苏格兰方言写抒情诗;中期,他揭发和讽刺苏格兰现状,同时又写政治诗,如对列宁的颂歌;后期,他写篇幅奇长的现代“史诗”,力求诗的国际化和科学化。
他于1892年出生在苏格兰和英格兰接壤的地区,做过小职员和记者,有一阵生活十分穷困。他的祖先中有经常越境向英格兰进行劫略的强悍汉子,又有纺织苏格兰厚呢的手工匠人,父亲是一个乡村邮递员,因此他从小就有浓厚的苏格兰民族意识和工人阶级的强烈爱憎,后来终于信仰共产主义。在艺术上,他主要从苏格兰民间文学汲取营养,但也受过欧洲大陆的现代派诗的影响。他在二十年代写诗之初,就已受到一些有见地的诗人和批评家的称许,但是要等到1962年他的诗歌合集出版,才获得普遍的赞扬。1977年他逝世时,已经被公认为英语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我在这里译的十首诗,前面四首属于他早期的“有魅力的抒情诗”,是用苏格兰方言写的;第五首仍是用方言写的,但已采用政治题材。后面五首都是用英文写的。除《悼约翰·台维孙》外,都是政治诗,而且明显地宣告了诗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从诗体说,前八首是格律诗,后两首则是自由体。这双重的变化——从纯用方言到纯用英文,从遵守格律到采取惠特曼式的自由体——正是麦克迪儿米德创作历程上一个引人注意的发展。
叙(抒?)情诗中《松林之月》是既清新又有气势的情诗。《被忽略的好孩子》是对大地——亦即对人间的实际生活——的肯定。《空壶》写的是农村妇女失去婴儿的痛苦,下半首背景突然放大,出现了风和光,增加了诗的深度。《摇摆的石头》则是对于时间和生死的沉思。世界既摇摆如风中之石,人生也就更加无常。情景是具体的,然而气氛凄凉,而石头、世界、风、天、雪花这些最基本最原始的形象又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普遍的长远的人的处境。这些诗里的情景是简单的,然而由于诗人有一种“深化”的本领,在方言的运用上又做到既纯朴又新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至今都有人认为这些最初的诗是诗人最好的诗。
而诗人自已,则用嘲讽的口气反对这种看法,而认为他后来的诗要好得多。他说:
最伟大的诗人往往要经过一次艺术上的危机,
一个同他们过去成就一样巨大的转变……
庸人们惋惜我诗风的改变,说我抛弃了“有魅力的早期抒情诗”——
可是我已在马克思主义里找到了我所需的一切……
他这话也是有根据的。他后期的长诗代表了一种新的努力。他在那些作品里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艺术试验,所追求的是列宁所创导的对人类文化的全面继承和新的综合。
以短诗而论,从三十年代以来,他仍是写了许多出色的作品。这里选译的〈将来的骨骼》就是其一。诗人利用了一些地质学上的岩石名词来写列宁墓室的坚实与闪耀,而室外反射过来的雪光则代表了俄罗斯的大地和人民。最后出现了“永恒的雷电”这一形象,它同诗题“将来的骨骼”一起点出了诗的主旨,表达了列宁对人类的永恒的影响。这是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诗,然而在艺木上又是完全成功的。
《悼约翰·台维孙》一诗写得真挚,深刻。诗人压低了声调,只说具体的事,然而异常动人。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见台维孙的孤单单的背影慢慢走上海边沙岸,但是突然之间——
一颗子弹洞穿了美丽的风景
这静静的世界立刻给粗暴地撕裂了。瞬息之间,一个有才华的诗人终止了自己的生命。然而麦克迪儿米德又清醒地点出这悲剧的原因:短见,在精神上找错了寄托。
最后两首自由体诗都写于四十年代,这时作者早已公开宣告自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Krassivy》一诗歌颂了苏格兰工人领袖麦克林,但也表达了对列宁的崇敬。写在卡松的著作的扉页上的小诗,实是读史随笔,不过出之于韵文罢了。最后一节关于诗的源泉在于无产阶级的生活本身的宣告是经验之谈,因为正是麦克迪儿米德自己在汲取这泉水的过程里,写下了不少“生动、活跃的斗争的诗“。
※ ※ ※
麦克迪儿米德曾于1956年间同另外两位英国作家来访中国。在北京的几次集会上,人们看见这位身材并不高大而气概十分轩昂的诗人用他那有着响亮的元音的苏格兰英语朗读着一本大书里的若干诗段,这本书就是他的长诗《悼念詹姆斯•乔埃斯》,当时刚刚出版。
后来,1982年,我去爱丁堡郊外访问了诗人的遗孀伐尔达•格里夫夫人。她告诉我,诗人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有深刻的印象。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已对中国文化发生兴趣,上述长诗之中就曾引用汉文,提到中国的书法,提到怀素、赵子昂、黄山谷、王羲之,乾隆皇帝的“炫耀自己的庸俗作风”,苏东坡的
丰腴而活泼的笔法,
象一个胖子肌肉松弛而态度潇洒…… |
他后期主张现代诗要承继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主张诗的国际化,这样的诗段就是例子。
(录自王佐良的《英国诗文选译集》,据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佐良译本《苏格兰诗选》补充)
简介2
苏格兰诗人休·麦克迪尔米德(Hugh MacDiarmid,1892—1978)原名克里斯托弗·默里·格里夫(Christopher Murray Grieve)。他生于苏格兰邓弗里斯郡,就学于爱丁堡大学,当过职员和记者,曾参与创建苏格兰民族主义党。1925年,他与几位朋友一起发起“苏格兰文艺复兴运动”,并成为该运动公认的领袖人物。晚年他担任皇家苏格兰学院文学教授。
麦克迪尔米德20年代开始写诗,早期作品有诗集《诗歌节》(1925)、《淡酒》(1926)和长诗《醉汉看蓟》(1926)等。这些诗从苏格兰民间文学汲取养料,并采用一种被称为拉兰斯语(Lallans)的诗人独创的苏格兰方言,内容涉及现实的社会问题,描写下层人民的形象,歌唱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艰苦斗争,鞭挞社会的不合理、表达对未来前景的渴望。
30年代初麦克迪尔米德从一个苏格兰民族主义者发展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期间他写了一系列富有政治色彩的诗篇,包括歌颂列宁的几首诗。其中《二颂列宁》既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又是一首著名的文伦诗。诗歌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探讨了诗与政治、诗与生活的关系,并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如何为诗歌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未来。
从30年代后期起,麦克迪尔米德的诗风发生了较大变化。他舍弃了初期所用的苏格兰方言而改用英语写作,并集中精力于长诗,声称要写出卷帙浩繁的“现代史诗”。长达6000行的《悼念詹姆斯·乔伊斯》以及《战斗在继续》、《我所喜爱的诗》、《可怕的无翼鸟》、《六翼天使之歌》等即写于此时期。这些作品力图熔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炉,目的是要想通过诗的国际化、科学化和马克思主义化来实现列宁所主张的继承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愿望。
麦克迪尔米德在苏格兰诗坛享有很高声誉,被称为“继彭斯之后苏格兰又一位才华横溢的强有力的人物”(著名英国作家C.麦肯齐语)。
英国文学20世纪文学(网上。片段)
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30年代的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紧张搏斗,使得全英国的作家比平常更加关心政治。奥登、斯彭德、刘易斯、麦克尼斯等青年诗人在技巧上受现代主义影响,在内容上却反对资本主义。小说家衣修午德也在这个时期初露头角,他的《再见吧,柏林》(1939)等反法西斯小说表现了他的才华,而后来的作品则有负读者的期望。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方面也出现了考德威尔的优秀著作,如《幻觉与现实:诗的源泉研究》(1937)。英格兰以外的地区,进步文学也在活跃。
苏格兰诗人麦克迪尔米德在掀起“苏格兰文艺复兴运动”后,又写了歌颂大罢工的《受难的玫瑰之歌》(1926)和献给列宁的颂歌;他的战友格拉西克·吉本则用诗一样的散文写了充满愤怒和希望的三部曲《苏格兰人之书》 (1932~1934) 。威尔士地区有矿工作家刘易斯·琼斯写自己和伙伴们的战斗经历,甚至后来被目为颓废诗人的迪兰·托马斯在其初期的作品里也颇有反资本主义的激情。爱尔兰这时已经独立,但是移居英格兰的奥凯西并未停止战斗,他写出了《星儿变红了》(1940)和《给我红玫瑰》(1943)等直接表现工人反对法西斯的武装斗争的卓越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