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王独清

《貂蝉》世界语译本序

王独清

(1933年2月10日)


  〔说明〕本文收入于王独清著《如此》,上海新钟书局1936年4月25日出版。


  Y.L.先生把我底《貂蝉》译成了世界语,在把译稿拿给我看了以后,便要我在译本前面写几句当作序文的话。我非常高兴我这个剧本能走到中国以外的人们底面前,写几句话自然是很愿意的。

  这个剧本,可以说是我在转变创作态度中间的过渡期底作品。当时好像有一种目的,总想拖住过去旧的材料来硬做成现在新的东西。所以,这个作品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就是它虽然是一本历史剧,但是在剧情上却很少受到历史底束缚。我是几乎把中国历史上的貂蝉完全给改换了面目了。我不知道别人底历史剧里面改换历史上人物底面目时,有没有我这样的大胆和我这样的任意,但是,我却是不怕人责难地照我所想的做了。

  不消说这个作品底本质,却还是浪漫主义的。我自己本是中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时会中之一人,在跟着中国社会变革的高潮向前转变的期间,创作上还留着有浪漫主义底色素,也是必然的事体。不过,我相信,这个作品在某种观点上,却也还不是退后的。

  这个剧本,在中国实在并不曾受到好的待遇。记得它才出版了不久,便有一位自负有“权威”的作家在一处演说,公然宣言道:“王独清既用貂蝉作剧本,所以是不革命的。”接着便是听这位作家指挥的一位批评家出来做了一篇应声的文字,却指摘这个剧本中的用语太不“细腻”。这正就说明了中国文人所要求的作品是些甚么。一面要“革命”,一面又要“细腻”,这种作品真是太难做了。但是,我却直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我在这个剧本中所运用的思想有可以使我背不革命的恶名的地方,同时,恰相反地,我却正嫌这个剧本中的用语太“文”,以为上演时怕总要稍微更动一下才行的。中国人派别的成见会使好的作品变成最不好的,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我自然不敢夸这个剧本是怎样好的作品,可是我敢说到现在为止,在中国新文学中的历史剧里面,像这个剧本这样剧情复杂和结构巨大的,却还找不出第二种来。

  在这个剧本以前,我曾经写了差不多同一性质的《杨贵妃之死》的历史剧,那倒是没有受过像这个剧本所受的待遇的,但是,我认为满意的,却还是这个剧本。我不知道它走到中国以外的人们底面前时它底命运是怎样,这倒使我很有些耽心。

十,二月,一九三三。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