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周仁生 -> 周任辛集(2018年12月)

六十年前温中外籍教师麦克尼尔



  1940年,抗战期间,母校温中迁至青田水南上课,来了一位外籍教师麦克尼尔先生。岁月匆匆,已是60年前的事了,只能当作校史轶事来写。有幸的是:我本人亲聆麦先生教课,记忆犹新。
  麦克尼尔是加拿大人,1940年他时任青田县天主教本堂神父,他要我们学生称他为“Pastor Macnell”。1940年恰是陈楚淮先生应邀赴浙大龙泉分校任教去了,留下的英语教师一职,请麦先生代理。他那时大约四十多岁,除星期日外,每天清晨从县城搭渡船来水南上课,穿的是一身黑色牧师长袍,健步而来。每逢水南乡间的孩子看到他时,喊声“麦公”,他用纯粹青田土话与孩子们搭腔。
  抗战期间,外国人在教会中学教书,不算特殊,而在省立中学教书却是稀奇事了。那时这种情况,国内不多,省内更少见,就温州地区而言,则是独一无二的。
  麦先生教英文,说实话并不出色。我们那时用的课本是吕叔湘先生编的《高级英文选》,文学题材多。麦先生既不教语法,不分析句子的结构,也不谈文体风格、篇章特色,这同楚淮先生的特点比较,迥然不同。麦先生只会按课本读来读去,学生们感到兴趣不高。但他也有一个特点:凡他发现课文里有他可以发挥的单词或短语,他的话就多了。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mountainous area”(山区),他会从青田山区一直说到加拿大山区。又如一个动词短语“collide head on”(迎面相撞),他便会滔滔不绝举出美国的飞机、火车相碰,加拿大的汽车、轮船相碰等惊险或出事故场面。麦先生虽然是个天主教神职牧师,但对beautiful、pretty、girl、woman等单词,倒很感兴趣,非发挥几句不可。不过,有些话我们听不懂,有些只是一知半解。
  楚淮先生去浙大前曾主办过一次高中英语背诵比赛,请麦先生担任首席评判员。他的评判标准很奇特,不管参赛者长相多么清秀可爱、音色多么悦耳动听,也不管表情多么丰富,内容多么清新生动,他一概不管。唯一的标准是他听懂了才算,完全听懂了无疑是优胜者。那次背诵比赛结果,得第一名的是樊祖鼎[1],解放后他成了兰州大学外语系主任。追思往昔,麦先生的标准也确有识才的能力,他正是通过这个标准选中了樊祖鼎。
  麦先生非常喜欢与学生拉家常。那时候,我们做学生的,善于读写,却不善于听说,不像现在的中学,教外语要突出听说。麦先生用英语讲不通,便用青田土话拉起家常来(他会讲普通话,但很不熟练)。我们几个学生空时也曾到青田县城看望麦先生。麦先生请我们到馆子店里吃馄饨,与我们一起猜拳。他教会我们用英语猜拳。
  麦先生也很同情与体谅学生的困难。记得1941年,我与严刘祜[2]到丽水碧湖报考浙江大学时,便在青田天主教堂的备用房间里度过一夜。第二天清晨,他还设法安排我们两人搭乘浙江盐务局的便车,免费送我们到丽水。
  半年后,麦克尼尔先生离青田回加拿大去了。他从他的家乡还给我写过一封长长的英文信。一股浓郁的师长情谊,跃然纸上。麦克尼尔先生比我大20多岁,现在做学生的已年过古稀,自然也禁不住在此遥祝这位外籍老师健在人间,如果健在,算来他该是百岁老人了。




[1] 樊祖鼎(1920-2003),周任辛就读温州中学时期的好友,曾任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严刘祜,温州人,1941-1943年在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就读,与周任辛是同学,后从事编辑工作。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