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葛兰西 -> 马克思主义问题(译自《狱中札记》)
关于形而上学
能不能从《通俗读本》中找出对形而上学和思辨哲学的批判?我们不得不认为,作者并不真正了解形而上学的概念,正如他不了解关于历史运动、形成、从而辩证法本身的概念一样。把某种哲学论断看作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即看作是一定历史行动、一定实践的必然的和不可分的表现),但到以后的历史时期会被淘汰成为“无用之物”,同时又不陷入怀疑论和道德、思想上的相对主义,换句话说,就是把哲学看作是历史的真实,那真是一项十分伤脑筋的智力活动。然而作者却一头栽进了教条主义并从而陷入了某种朴素的形而上学。这,从一开始处理问题的方式,从想要建立实践哲学的“社会学”体系的打算,就可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恰好意味着朴素的形而上学。在导论的最后一节里,作者对那些主张实践哲学只能存在于具体历史著作中的批评者,根本无力回击。他未能详细地阐明,实践哲学就是“历史方法论”的概念,反过来,“历史方法论”就是“哲学”,就是唯一的具体的哲学的概念。也就是说,他未能按照真正辩证法的观点,提出并解决柯罗齐按照思辨的观点已经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那些问题。他不是在创立一种历史方法论即一种哲学,而是在编一部具体问题参考资料,这些问题,是他所设想并要加以解决的,不过他的解决办法却是教条主义的,有时纯系纸上谈兵,谬误百出,既幼稚又自以为是。如果老老实实编一部对直接实践有用的经验的概要汇集,那倒不失为一部有益而令人感兴趣的书。可是由于在《通俗读本》里,实践哲学不是一种独立的和独创的哲学,而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社会学”,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部书所以一定会写成这个样子。就该书而论,所谓形而上学也只是指它对哲学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是思辨唯心主义的,但还不是那种完整的体系,即没有提出什么超历史的、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包罗万象的抽象真理。
《通俗读本》里所包含的哲学,不妨称作实证论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即让形式逻辑适应于物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因果律以及对规律性、规范性和一致性的探索取代历史辩证法。但我们怎能根据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推导出实践的得胜和实践的“失败”呢?从机械论的观点来看,结论永远不能超越原因或原因的体系,因而发展绝对只能是庸俗的进化论的发展。
如果说“思辨唯心主义”是关于范畴和精神先验的综合的科学,即一种反历史的抽象,那么《通俗读本》里所包含的哲学就是一种倒立的唯心主义,就是说,用同样是抽象的和反历史的经验概念和分类法来代替思辨范畴。
《通俗读本》里的旧式形而上学,其最显眼的痕迹之一是企图把每一件事情都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最后或最终原因。我们可以再现单一的最终原因论的历史,从而证明它就是“寻找上帝”的一种表现。为反对这种教条主义,应该重温一下恩格斯在《社会主义大学生》上发表的那两封信。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