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劳动分工和工厂手工业
“还没有成为拥有机器的大工业,但早已不是中世纪的小手工业,也不是家庭工业”[1]。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工场手工业大概在从16世纪中到18世纪末的时期,占居绝对的统治地位。[2]
“一个工人拉钢丝,另一个工人将钢丝锤直,第三个工人将钢丝切断,第四个工人磨针尖,第五个工人把钢针一端车平,压成针头;针头的制造需要两道或三道独立工序;针头的压平需要一道工序;针头的磨平也需要一道工序;把制成的钢针别在纸上,也是一道独立工序。这样,制针业的复杂劳动就几乎划分成为18道独立工序,这些工序在某些手工工场里完全是由不同的工人完成的,而在另一些手工工场里,一个工人有时要完成二道或三道工序”[3]。
工作名称 | 工人人数 | 每日工资 |
---|---|---|
拔钢丝 | 1男工 | 3先令3便士 |
拉钢丝 | 1女工 | 1先令 |
1女童工 | 6便士 | |
磨针尖 | 1男工 | 5先令3便士 |
制针头 | 1男工 | 5先令4(1/2)便士 |
1男童工 | 4(1/2)便士 | |
压针头 | 1女工 | 1先令3便士 |
磨刚针 | 1男工 | 6先令 |
1女工 | 3便士 | |
把针头别在纸上 | 1女工 | 1先令6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