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克鲁普斯卡娅 ->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
论自由学校问题
当前对自由学校的问题讨论极其热烈,或撰写文章,或发表谈话,参与者甚众(①)。但文章和谈话涉及此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者多,谈到如何组织这种学校者少,而任何一所自由学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它的组织工作。新型学校的教师所具备的组织才能应当大大超过其教学才能。他要善于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使这一活动能做到统一协调,具有一致的思想;否则,自由学校就会变成儿童们不是在此学习独立工作,而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指望大家为他效劳,让他尽情享乐这样一个场所。
当然,自由学校的组织工作与其说是理论研究的对象,毋宁说是实际试验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在报刊上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我只想谈谈儿童自己在自由学校组织工作中所应起的作用。
现代学校把学生仅仅当作一种原始材料,当作一堆粘土用以塑造这种或那种人物:手工业者,政府官员,优秀公民,社会活动家。诚然,这时也常常谈到学生的个性问题,谈到必须考虑个性问题。但这是指什么呢?这是指必须了解你用以塑造人物的那种粘土的性质。而对儿童自己鲜明的个性,以及他精神领域深处的那一复杂的内在生活,却完全未加注意;不够认真研究儿童的个性,不够尊重儿童的个性。
儿童以探求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生活,他们在观察,在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儿童有接触的那些人之间的关系,在儿童的脑子里引起了成千上万的问题,唤醒了儿童的心灵里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只不过他们不能用成人能理解的方式来陈述、来表露而已。“孩子不哭不喊,母亲就不管不问。”成人往往认为儿童比实际情况要稚气得多(如果可以这么表述的话)。儿童置身于幼儿园和学校的热忱气氛中,人为地脱离了他想投入的生活。
我知道,支持自由学校的人在理论上是重视儿童的这种人的个性的,但是正如法国谚语所说:“le mort saisit le vif”(死人牵着活人的鼻子走),在教育学上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无疑会对支持自由学校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人并不关心把青年一代(从 10 ~ 12岁开始)吸引到自己一边来。
不能因为儿童不会对他周围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表述自己的观点,就认为不应对他谈起这些现象。他们不能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不说明他没有考虑这些现象。当然,如果儿童毫无意义地重述他们从大人那儿听来的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事实的评论(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还不能独立地进行这种评论),是完全不合适的。这显然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现象。但我认为,应该给 10 ~ 12岁的儿童讲述以下这种思想:“现在人们的生活很苦;谁想做一个有益于人们的人,就应该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会做工作。”自由学校的任务就是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他们不仅自己生活幸福,而且处处显得朝气蓬勃、知识丰富、热爱劳动。 但是,如果儿童本人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如果他们不努力获取知识并且善于运用这种知识,如果他们不去帮助自己的同学和其他一切他们能够帮助的儿童做到这一点,只是依靠自由学校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上述任务的。
我认为,这种思想应该像一根红线似的贯穿于新型学校的全部生活之中,把新型学校团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里,学生和教师都为一个共同的理想所鼓舞,都从事一个共同的事业。当 然,凡此种种,皆取决于教师的热忱。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怀有信念,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他的这种坚定信心和执着情感定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影响和感染。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必须教学生学会去实现这一理想。在这方面,采取广泛的措施吸引学生参加教学工作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应该既是学生,同时又是教师。
凡对儿童进行过观察的人都知道,儿童具有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的知识与别人分享。一个小孩刚刚背会一段课文,就急于去教自己的弟弟和妹妹,教自己不识字的同伴、佣人。促使儿童这样做的动力,是他的一种天赋的积极性:希望把所获得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在这里起作用的还有儿童的一种社会本能:希望成为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还可能有一种检验自己的模糊要求在起作用。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儿童都很想扮演教师的角色。应该说,儿童也具备扮演这一角色的素质。他对刚刚掌握的知识津津乐道,他还深切地感到,由于获得了这一知识,他的视野如何扩大了;他还会情不自禁地以自己的这一乐趣来感染他的同学,——儿童是喜欢模仿的。
此外,从心理学方面看,儿童对别的儿童总是比对成人更亲近:他往往很详细地告诉自己的同伴一件事情,而对教师却绝口不提此事。
自由学校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想教别人的这种愿望,调动他的这种积极性并将它引上正轨。
这个思想本身并不新颖。英国学校广泛采用了这种办法,学校的教师经常依靠高年级学生的帮助来进行教学工作,而在教育工作中利用此种帮助的时候更多。拉科姆(②)写的《根据儿童心理进行的教育》这本饶有兴味的著作里,坚持了这种思想。他说:“要让儿童互相提问,互相检査对功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样一来,每个学生依次都可起到教师的作用。”(第181页)他接着写道:“如果我对一个学生提问后,发现他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历史时期掌握、理解得很好,我就让他对别的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辅导:‘这个问题你理解很深,可以帮助别的同学。如果他们中间谁有什么疑问或遗忘的地方,不必来找我,可以问你。你完全可以代替我做这件事。’只要教师能让学生代替自己,自己可以不去起一个教师的作用的时候,他都要这样去做。这种做法大有好处,不妨一试。” (第183页)
我认为,吸引儿童本身参加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现代学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糟糕透了的教育机构,因为它不仅不去发展儿童的社会本能,尽而千方百计地扼杀这种本能。
我不想多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谈得很多了。在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中,未必会有人怀疑。现代学校盛行的评分奖惩制度将使卑劣的利己主义得以发展,儿童团结一致、互相关怀的情感受到摧残,那种最起码的正义感将被扼杀。
在儿童既学习、又教别人的学校里,他们不再感到自己是必须绝对服从在他们看来极为无理的要求的奴隶,也不是教师必须殷勤照顾的来宾,而是一个小团体的有益成员。这个团体需要他们,他们也离不了这个团体。
儿童感到自己是社佘不可缺少的成员,他做的是大家需要的事情,必须充分评价儿童的这种意识情感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它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对事对己的认真态度;也可以避免产生内部的争吵、精神的空虚和不满的情绪。
儿童迫切要求成为一个有益的人。这种要求在家庭里多少还可以得到满足,而在现代学校里,这种要求就无声无息,没有引起任何重视。在自由学校里,教师应教育儿童成为有益的人,教育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别人谋利益。他应该告诉儿童,怎样去帮助那些水平比自己差的,应予以某种帮助的同学或小朋友,以及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他们。
我认为,应该尽量满足儿童想成为有益的人的这一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举例说,可以让一所中学与某一所条件很差的农村学校建立联系,让孩子们在教学用具方面为农村学校服务。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只消给孩子们一些指导就行了。例如,可以告诉他们如何利用旧的画报(如《涅瓦》画刊)编地理、历史小册子以及童话故事的插图集,等等。了解一下儿童所表现的主动精神和毅力,看看这项活动如何密切师生关系并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儿童的创作要求,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的要求,而且正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成为有益的人。
为了同样的目的,也可以让学校与某个幼儿园建立联系,教育学生为幼儿园的小朋友缝衣服、做玩具,有时还可以让他们去照顾这些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当然,所有这些事情都很复杂,都需要进行组织、加以引导,,使一切都做得很有生气。舍此还有别的办法吗?
回头再谈互教互学问题。吸引儿童参加教学工作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教育意义。“教学相长”,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学真理。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教学是进行自我检验的最佳手段。你刚一张口向别人讲述某个似乎已经明白了的问题,却突然发现知识上的缺陷。所以,儿童临时充当教师,就会明白自己知识不足之处,感到必须加以补充。经常进行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这在教育上是至关重要的。
吸引儿童参加教学工作,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忍耐心,培养对他人的关怀以及对同学所取得的成就所感到的喜悦之情。
吸引儿童参加教学工作,必然会使学生很早就来讨论教育学的某些问题和某门学科的教学法问题。目前,只有中学高年级才讲教育学,而由于教育学与儿童息息相关,所以孩子们早就对教育学感兴趣。孩子们经常互相讨论教学方法,以及自己教师釆用的各种教育方式。而且他们在进行这种讨论时,表现出相当的观察能力。教师们为何不积极参加儿童们的这种讨论并将其引上正轨呢?这样做可以大大密切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加深他们的相互了解,使儿童关心自由学校的组织工作和自由教育。他们可以为这一工作做出更多新的贡献!
常常有人说:“新型学校所需要的教师与目前的教师完全不同。他应该十分关心教育问题,具备超群出众的组织才干、渊博深厚的知识基础、敏锐犀利的洞察能力以及主动精神和细致作风。这些教师从哪儿来?”如果自由学校能吸引本校儿童参加教学工作,如果它一开始就能吸引儿童参加本校的组织工作,并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来激励教师,向他们展示实际运用这种思想所取得的成果,那么,自由学校就会造就出一批必要的新型教师。
而那些参与了别的活动的学生(这种学生自然总是占大多数),将永远对教育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懂得这些问题的意义并千方百计地促使自由学校思想的实现。
与此同时,吸引儿童自己参加教学工作还可以解决一个对许多人说来似乎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要从个性出发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而在现行教学制度下,一个教师就只能教有限的学生。这样一来,自由学校(其教学工作完全由教师负担)就会成为一个收费昂贵的机构,入学的人数就会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学校成了某种劳动场所,每个学生在这儿起的作用时而是学生,时而又是教师,那么它所需要的教师人数就会少些,因而收费就低廉得多,广大居民就能把自己的子女送来学习。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