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专题〗传记·回忆·评论 -> 《回忆列宁》(第五卷)

从苏黎世到托尔尼欧

弗里茨·普拉廷



  列宁从伯尔尼迁居苏黎世后,我同他的关系更密切了。随着政治事件的进展,他到瑞士社会民主党书记处来得越来越频繁。列宁在瑞士的政治活动,值得写一部专题研究著作。所谓国际主义者参加的战时第一次国际代表会议,是在一个叫齐美尔瓦尔德的山村召开的;它离瑞士首都伯尔尼,乘车有三小时的路程。在这个会议上初次发现,甚至国际主义者也何三派,互相争论不休。
  左派由列宁领导,共有八人;中派头头是托洛茨基和格里姆[1];右派头头是阿克雪里罗德[2]和马尔托夫[3]
  一切警告、一切企图说服列宁及其信念一致的同志的努力,都枉费了心机:列宁没有放弃他的观点。
  他的论敌说,列宁的政治路线只能通往真空,等等。三年以后,发现这个真空竟是陆地的六分之一;而现在又不止于此了。用不着怀疑,总有一天革命会席卷全球,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昆塔尔召开的第二次国际主义者代表会议上,发现左派有很大的增长。
  我曾陪同列宁从瑞士到托尔尼欧(芬兰)。我在路上同他的接触,使我有机会更清楚地了解他的政治世界观,更深入地观察他的政治心理。1917年4月15日,我们到了托尔尼欧,当时这里是俄国同瑞典的国境线。我因为是外国人,没有获准进入俄国境内。
  列宁同我在穿越德国时的谈话,已经把俄国革命整个未来发展的大致轮廓勾划了出来。
  列宁同我的一次谈话,我记忆犹新。列宁考虑到,所有三十二个取道德国来此的革命者,只要踏上俄国的土地,人家就能轻易地把他们逮捕起来,很可能把他们交付法庭审判。他描绘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局面。他推断事情会怎样一步步发展。突然他打住了话头,问我对他们在俄国革命中的作用是怎么看的。我回答,在我看来,这场斗争自然应当象他所说的,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重,但我觉得他和他的忠实的同志有点象古罗马的角斗士,有被野兽撕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当时我的意见确是这样。现在对这个意见怎么说都可以,但是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命运证明,在西欧对这样的意见不能等闲视之,掉以轻心。列宁可是如何答复的呢?
  是一阵发自肺腑的笑。
  谁战胜谁?这个简明洗练的公式中凝聚了多少智慧?!我觉得,他当时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深信我们战胜他们。
  我认为,列宁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力量有信心,深信无产阶级只要由高明的、忠于工人事业的领袖来领导,并采取新的革命斗争的方法,就必定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一直觉得列宁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的乐观令人清醒,令人鼓舞。谁同他接触过,谁都会充满新的活力,精神焕发地回到自己的工作上去。但他的乐观也是另一种性质的乐观。在大多数人,乐观或悲观是这样或那样评价一种情况或现象的结果,不管他的评价是正确还是错误。列宁可不是这样。他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世界观、他掌握革命战斗策略与战略之完美、他的机智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张皇失措的本事,使悲观没有存在的余地。所有这些因素在他身上发展得那么和谐,是我们当代任何一个人都望尘莫及的。

载于1928年1月21日《列宁格勒真理报》第18号第2版





[1] 罗伯特·格里姆(Robert Grimm,1881年4月16日——1958年3月8日),出身于印刷工人家庭。1899年加入瑞士社会民主党。1907—1909年任巴塞尔州议员。1909—1918年任伯尔尼市议员。1910—1938年任伯尔尼州议员。1911—1943年任伯尔尼州最高法院院长。一战期间持和平主义立场,参加了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和昆塔尔会议。1918年任奥尔滕行动委员会主席,并领导了全国大罢工。1920年反对参加共产国际。1920—1955年任国民议会议员。1926年任国民议会副主席。1936—1945年任社民党主席。1946年任国民议会主席。1958年逝世。

[2] 帕维尔·鲍里索维奇·阿克雪里罗德(Павел Борисович Аксельрод ,1850年8月25日——1928年4月16日),早年受巴枯宁影响参与革命运动。1879年加入土地平分社。1883年参与劳动解放社。1900年参与创办《火星报》。1903年以后是孟什维克。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孟什维克取消派领导人,主张取消秘密党,建立合法的“工人代表大会”。1912年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组织委员会海外书记处成员。一战爆发时持护国主义立场,支持协约国。二月革命后回国,主张与参战国进行和谈。曾任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组织委员会主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使团团长。十月革命前出访国外,后公开支持外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1928年死于柏林。

[3]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Ю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Мартов,1873年11月24日——1923年4月4日),原姓策杰尔鲍姆(Цедербаум),孟什维克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的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后随家庭移居敖德萨。大学期间开始投身革命运动,1895年同列宁一起组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0年同列宁一起创办《火星报》,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就组织问题同列宁发生严重对立,此后成为孟什维克派领导人。1905年革命失败后流亡国外,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回国,他反对孟什维克参加资产阶级政府。十月革命后,他支持红军,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许多措施。1920年流亡德国,1923年病逝。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