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专题〗传记·回忆·评论 -> 《回忆列宁》(第五卷)
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
贝德尔日赫·隆格
我们翘首企望着列宁的演说。他要来宣读题为《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那是1922年11月13日的事。全体代表聚会一堂。到会的还有几百位来宾,有直接来自工厂和田间的工人农民。大家都想听听列宁讲话。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列宁,焦急地等待着他。突然我们听见叫喊:“列宁来了!”
他快步穿过会场;穿一身朴索的灰色衣服,这在我们布拉格随处都可见。这便是领导了推翻专制政体的斗争并领导着一亿五千万人走向社会主义的那个人。这便是列宁——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我由于幼稚,原来把他想象成另外一个样子。
在暴风雨般的欢呼声中,他步上讲台,开始讲话。他才说了几句,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这位报告人完全相信他的事业是正义的,他是在一步步地、用越来越有力的论据把明确的思想灌输给他的听众。他不求助于任何演说术上的花样。他只是进行分析、做结论,他一贯依靠冷静地考虑各种情况,更主要地是依靠人的健全的理智。他从来不感情用事,他只利用事实,出色的事实。他前额饱满,脸上常常浮起讥讽的微笑,睿智的目光扫视着会场,挑出个别人,仿佛是在同他们谈话。
他开始是揭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指出它的成绩。他举了财政制度为例。
谁只要听过他的这次报告,并且了解现在苏联国民经济的天文数字和苏联人民在人类活动各个领域内的巨大成就,谁便会充分认识列宁的天才。他对无产阶级力量的信心,已千百次地得到了证实。
列宁善于自我批评。我们当时感到很奇怪,听到他怎么说出了这样的话:“无疑地,我们过去干了而且将来还会干出许多蠢事来,”列宁说道,但作了补充:如果敌人责难我们,那我们要回答他们,“我们刚刚开始学习,但我们是在有步骤地学习,我们深信,我们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1]
成绩已经取得了,并且震惊了全世界。
列宁的话如此明确而精当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我们屏气敛息地听着。当列宁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走下讲台时,我们每个人都在心中暗自对自己说:“你今天可学到了些东西,是你到死也忘不了的。”
……同列宁同志的谈话我始终不忘。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更对这次谈话特别感到兴趣。列宁在第四次国际代表大会上做报告后,过了八到十天,同我们谈了话。列宁同志邀请《国际新闻通讯》的领导人久拉·阿尔帕里[2]同志去见他,打算讨论一下这个杂志今后的任务和前途。我因为是阿尔帕里同志的“左右手”,阿尔帕里要我也参加这次谈话。
我到今天还记得我那次怀着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心情答应了他的要求。一方面,我因为将要当面认识列宁而感到无比幸福。另一方面我又很担心,因为我几个星期以前才离开利贝雷茨市《前进报》编辑的岗位到这里,现在就要去参加同列宁的谈话,说不定会讨论一些高深的问题;我觉得我当时的水平决够不上讨论这些问题。
我知道列宁是多么重视党的报刊。早在第三次世界代表大会上,在列宁的积极参与下,《关于各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及其)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这个提纲中,列了一章《关于党的报刊》;这一章除了其它问题外,谈到党应当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创办并改进共产主义报刊[3]。
党应当重视报纸的质量,而不是报纸的数量。每个国家的共产党首先应当有一个很好的中央机关报,尽可能每天出版。
我们的报纸的任务是收集党员整个活动的宝贵的经验,介绍给全体党员学习,以便经常监督、不断改进共产主义工作方法。
弗·伊·列宁指出,如果没有共产主义报纸这一广泛的、目标明确的组织工作,未必能在共产党内实现民主集中制和合理的分工,从而未必能完成党的历史使命。
为了帮助各国共产党完成这些任务,1920年底创办了《国际新闻通讯》[4]杂志,每周一期,单面印刷,以德英法三种文字出版。我们这次要向列宁同志汇报杂志的状况和取得的经验。
我一到列宁同志身旁,慌张的心情很快就平静了。阿尔帕里同志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便已认识列宁,他把我介绍给列宁同志,说明我是《国际新闻通讯》的新工作人员。列宁听说我是从利贝雷茨来的,担任过《前进报》的编辑,便问起利贝雷茨的工人运动和《前进报》的情形;他说他知道这家报纸。列宁知道利贝雷茨是纺织工业中心。他问到利比希纺织厂工人的情况,叫我十分惊讶。列宁说话的神气,仿佛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我的拘谨突然消失了,我把种种情形讲给他听,尽可能讲清楚。
在这一段短短的开场白之后,列宁谈起《Internationale Presse-Korrespondenz》(《国际新闻通讯》)杂志(在党内通用它的简称《Inprekorr》)。他强调指出,这个杂志是各国共产党报刊的消息来源,十分重要。
我们的运动当时没有自己的新闻通讯机构。只有几家最大的共产党报纸和杂志,例如巴黎的《人道报》、柏林的《红旗报》以及《红色权利报》,才有力量向资产阶级通讯社订新闻稿。地方报刊注定要转载其它报纸上的新闻,基本上是转载党中央机关报的,但遗憾的是,也常常转载资产阶级报纸的。我们地方报刊的编辑不完全都是在政治上很有修养的,能对得到的消息材料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所以《国际新闻通讯》应当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把可靠的消息材料——关于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工人阶级的斗争和成就一一供给我们的党的报刊。列宁说,《国际新闻通讯》首先应当有系统地详细报道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国家苏联的情形。我们的敌人关于苏联在世界上广为散布了许许多多捏造的、诽谤性的消息;我们应当用翔实确凿的消息去同他们対抗,说明特别是向工人界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真正的实质和成就。
但是,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报道苏联的情况。我们的报刊应当支持一切工人运动和最最弱小的民族的运动。我们的报纸应当天天宣传这些事件,应当为此拨出大量篇幅并运用最出色的论据。在每次行动期间,为了让工人阶级确实明白事情的真相,特别重要的是让群众了解行动的基本观念,念念不忘。
所以,列宁说,《国际新闻通讯》必须在各国拥有优秀的通讯员。
列宁同志建议我们利用第四次世界代表大会的开会;这次大会,各国共产党都有领导同志出席。
我们这次同列宁同志谈了不到一个小时。对于我们,他的话是宝贵的指示,《国际新闻通讯》每期都认真照着办,直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停刊为止。
我们——阿尔帕里同志和我——遵照列宁同志的意见,同各国共产党的代表讨论了这个问题,谈妥由各国共产党的政治局各指定一位委员负责《国际新闻通讯》的稿件。今天,谁要是翻阅各期《国际新闻通讯》(或以后的《展望》杂志),便会发见主要文章总是由我们各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志写的。其中,我只举出几位:我党的哥特瓦尔德[5]、扎波托茨基[6]、什麦拉里[7]、科佩茨基[8]、加肯、克雷比赫[9]等同志,德国共产党的台尔曼[10]、皮克[11]等同志,法国共产党的加香[12]、多列士[13]、谢马尔[14]、柏辽兹[15]等,意大利共产党的葛兰西[16]、埃尔科里(陶里亚蒂[17])、隆哥[18]等,西班牙共产党的迪阿斯[19]、帕肖纳里雅[20]等,英国共产党的波立特[21]等。
《国际新闻通讯》的出版地点仍应是柏林,这不仅是因为柏林位置适中,便于迅速联络,还因为刊物能在柏林合法出版。
但是,这种合法地位在德国并没有维持多久。1923年底,共产党在德国被取缔,《国际新闻通讯》只得改变出版地点,选中了维也纳。我们在维也纳,工作中不得不克服很大的技术上的困难。
除了德文版、法文版和英文版以外,按照与意大利同志的协议,又增加了意大利文版。不过,意大利文版的寿命不足两年,因为在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下,《La Corrispondenza Internationale》(这是《国际新闻通讯》意大利文版的名称)的发行成为非法活动,全然无法进行。
载于《苏联共产党历史问题》杂志1960年第2期第194—196页
[1] 《列宁全集》第33卷第387、388页。——编者注
[2] 阿尔帕里,久拉(1882—1944年)——匈牙利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共产国际(Internationale Presse-Korrespondenz)(《国际新闻通讯》)杂志编辑,自创刊(1921年9月)担任到1933年。1940年在巴黎被谧世太保特务逮捕,1944年7月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被法西斯处死。——编者注
尤利乌斯·阿尔帕里(Gyula Alpári,1882年1月19日——1944年7月17日),参与了1919年匈牙利革命。革命失败后流亡苏联、德国。在德国期间任《国际新闻通讯》德语部主编。三十年代初因与库恩·贝拉有路线分歧被打为“托派”。1933年流亡法国。1940年法国沦陷后被捕。1944年就义。
[3] 见《共产国际文献(1919—1932年)》1933年莫斯科版第216—219页。——编者注
[4] 见本卷第526页注②。——编者注
[5]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Klement Gottwald,1896年11月23日——1953年3月14日),1915—1918年服役于奥匈帝国军队。1921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6—1929年是右翼反对派领导人。1929年向共产国际屈服。1929—1938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议员。1938年流亡苏联。1945—1946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副总理兼国民阵线主席。1946—1948年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理。1948—1953年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29—1953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席。1953年在布拉格逝世。
[6] 安东尼·扎波托茨基(Antonín Zápotocký,1884年12月19日——1957年11月13日),1914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同年入伍。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领导社民党左翼。1920年领导了格拉德诺工人总罢工,并因此被判处18个月监禁,后被特赦,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2—1925年任捷共中央总书记。1928年起在赤色工会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30年代积极参加反法西斯运动。1939年在流亡苏联中途被捕。1940年被送往德国监禁。1945年获释。1945—1946年任捷克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兼捷共中央委员。1946—1948年任制宪国民议会议长。1948—1953年任总理。1953—1957年任总统。1957年在布拉格逝世。
[7] 波希米尔—什麦拉里(Bohumir Šmeral,1880年10月25日—1941年5月8日),高中时即加入捷克社会民主党。1909年当选为社民党执行委员会委员。1911—1918年任奥匈帝国国会议员。1914—1917年任社民党主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张奥地利—匈牙利的联邦化。1917年9月被免职。1920年成为社会民主党左翼领导人,1921年5月创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0—1929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议员。1922—1935年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1935—1938年任参议员。1938年9月流亡苏联。1941年逝世。
[8] 瓦茨拉夫·科佩茨基(Václav Kopecký,1897年8月27日——1961年8月5日),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921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8—1938年任《红色法律》(Rudé právo)编辑。1929—1935年、1935—1938年任国会议员。1938年流亡苏联。1945年回国。1945—1953年任通讯部长。1953—1954年任副总理兼文化部长。1945—1954年任捷共中央副主席。1961年逝世。
[9] 卡尔·克雷比赫(Karl Kreibich,1883年12月14日——1966年8月2日),出身于一个德国家庭,早年移居捷克斯洛伐克1902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一战期间持反战立场。1918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1920—1929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国会议员。1921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7—1933年任《国际新闻通讯》德文版编辑。1934—1938年任德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报》编辑。1935—1938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参议院议员。1938年流亡英国。1941—1945年任捷克斯洛伐克国务委员会委员。1950—1952年任驻苏联大使。1966年逝世。
[10] 恩斯特·台尔曼(Ernst Thälmann,1886年4月16日——1944年8月18日),出身于小贩家庭,1903年参加社民党,在党内属于左翼,反对工会官僚。1915年至1918年被强征入伍,1918年参加独立党,成为汉堡的独立党左派领袖。1920年参加统一共产党,1921年3月发动失业者罢工。在共产国际三大上反对列宁和托洛茨基,为进攻理论辩护。后当选为德共中央委员,成为左派的旗手。在1923年10月的汉堡起义中承担重要工作。1924年入选中央政治局,在费舍和马斯洛夫被开除后担任党主席,支持斯大林,1933年3月被捕,1944年8月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遇害。
[11] 弗里德里希·威廉·莱因霍尔德·皮克(Friedrich Wilhelm Reinhold Pieck,1876年1月3日——1960年9月7日),出身于木工家庭,1894年参加工会运动,1895年参加德国社民党,1906年以前一直在不来梅当木工,1906年至1910年在当地党组织中工作。1910年起在柏林负责党的教育工作。他虽然同艾伯特一起工作,但支持社民党左翼。1914年成为国际派成员,1915年5月被捕,1915年10月被征召入伍,1917年8月因抗命被判处十八个月监禁。1918年1月逃到荷兰。1918年11月返回德国,被李卜克内西拉入革命工长组织。先后当选为斯巴达克同盟和德共(斯)的中央委员,1919年1月成为李卜克内西的亲密助手,同李卜克内西一起被捕,后获释,1919年7月再次被捕,同年9月获释。1921年根据中央的命令尽力在鲁尔进行妥协。后属德共右派,支持布兰德勒,1924年支持中派倾向,领导国际工人救济总会的工作,1926年领导柏林地区的工作。1929年做了自我批评,并向斯大林屈服,1928年起成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1931年起任共产国际书记、主席团委员,长期担任共产国际的巴尔干人书记。1933年至1938年流亡巴黎。1938年回到莫斯科,二战中在自由德国委员会中工作。1945年回德国,任德共主席。1946年起任统一社会党主席,从1949年至逝世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
[12] 马塞尔·加香(Marcel Cachin,1869年9月20日——1958年2月12日),1892年参加法国工人党,1905年参加工人国际法国支部,一战期间参加“神圣的联合”,支持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期间态度逐步转变,在1918年7月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全国代表大会上反对继续支持战争,同年开始担任中央机关报《人道报》(L'Humanité)主编。1920年1月,工人国际法国支部退出第二国际,同年加香和弗洛萨尔参加了共产国际二大,1920年12月底的图尔(Tours)代表大会上,以加香为首的左派要求完全接受“二十一条”,立即加入共产国际,最后左派赢得了胜利,法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并加入了共产国际。1923年加香前往鲁尔,反对法国政府的占领,回国后因此入狱。1924年至1943年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1914年至1932年当选为塞纳省议员,1936年任法共议会党团主席。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后转入地下斗争,领导抵抗运动。法国解放后曾多次当选为立宪议会与国民议会议员,1958年逝世。
[13] 莫里斯·多列士(Maurice Thorez,1900年4月28日——1964年7月11日),生于加来海峡省,12岁开始当矿工。1919年参加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参与创建法国共产党。1930年至1964年任法共中央总书记。
[14] 皮埃尔·谢马尔(Pierre Semard,1887年2月15日——1942年3月7日),法国工会活动家,1916年参加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底参与成立法国共产党,1924年至1928年任法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1939年10月被捕,1942年被移交给纳粹德国,3月7日遇害。
[15] 约翰尼·柏辽兹(Joanny Berlioz,1892年7月7日——1965年3月17日),出身于小农家庭。一战期间入伍。1919年加入法国社会党。1920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5—1959年任法共中央委员。1935—1940年、1945—1947年任塞纳河畔埃皮奈(Épinay-sur-Seine)市长。1936—1939年任国民议会议员。1940年被捕并被判处5年徒刑。1941年流亡阿尔及利亚,参加了自由法国抵抗运动。1945—1946年任制宪会议议员。1946—1958年任参议员。1965年逝世。
[16]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年1月22日——1937年4月27日),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出身于撒丁岛的一个小职员家庭,1911年毕业于都灵大学,1913年参加意大利社会党,1919年4月与帕尔米洛·陶里亚蒂、安杰洛·塔斯卡和恩贝托·特拉奇尼创办《新秩序》(L'Ordine Nuovo)周刊,1921年成立意大利共产党(Partito Comunista d'Italia),1923年担任意共中央总书记,1928年被法西斯政府逮捕入狱,1937年病逝。
[17] 帕尔米洛·陶里亚蒂(Palmiro Togliatti,1893年3月26日——1964年8月21日),生于热那亚,1914年参加意大利社会党,1921年参与创建意大利共产党,1927年至1934年、1938年至1964年担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后,曾于1944年至1945年任副总理,1945年至1946年任司法部长。
[18] 路易吉·隆哥(Luigi Longo,1900年3月15日——1980年10月16日),生于意大利阿列桑德里亚省(Alessandria)富比内镇(Fubine)。1921年参与创立意大利共产党。墨索里尼上台后,流亡法国。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化名“加洛”(Gallo),前往西班牙,担任国际纵队第十二旅政委,后改任国际纵队总监察员。1939年2月撤回法国。二战爆发后被关押在法国集中营,1941年被引渡给法西斯意大利。墨索里尼垮台后,于1943年7月25日获释,负责组建意大利共产党的武装。1964年,帕尔米洛·陶里亚蒂逝世后,隆哥继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1972年退休,改任意大利共产党荣誉主席。1980年在罗马逝世。
[19] 何塞·迪阿斯·拉莫斯(José Díaz Ramos,1895年5月3日——1942年3月20日),生于塞维利亚,当过面包师,1913年参加塞维利亚面包师工会,不久后参加了全劳联。曾领导了1917年和1920年的大罢工。1925年被捕,1927年获释后参加了西班牙共产党。在1932年4月的西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不久后担任总书记。1935年出席共产国际七大。1939年共和国覆灭后流亡苏联,在共产国际书记处工作。1942年因不堪忍受病痛而自杀。
[20] 伊茜多拉·多洛蕾丝·伊巴鲁里·戈麦斯(Isidora Dolores Ibárruri Gómez,1895年12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外号“热情之花”(La Pasionaria),西班牙共产主义运动重要领袖之一,西班牙共产党荣誉主席。生于加利亚尔塔(Gallarta)。参加过1917年大罢工,1918年开始以“热情之花”为笔名给工人报刊写文章。1920年参与创建西班牙人共产党,西班牙人共产党与西班牙共产主义工人党合并为西班牙共产党后,1930年任中央委员会委员。1931年担任党报《工人世界》(Mundo Obrero)编辑。内战爆发后,于1937年担任共和国议会副议长。共和国覆灭后流亡苏联。1942年至1960年担任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1960年改任党主席,弗朗哥独裁政权垮台后回国,1989年去世。
[21] 哈里·波立特(Harry Pollitt,1890年11月22日——1960年6月27日),出身于工人家庭。1909年参加英国独立工党。1911年加入不列颠社会党。1915年领导南安普顿锅炉工人罢工。1918—1920年间组织泰晤士河地区车间代表运动,积极参加“不许干涉俄国”的运动。1920年参与创建英国共产党。1921年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2年起任英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24—1929年间担任工会“少数派运动”的总书记,领导工人对右翼工会领袖推行的政策进行有力的斗争。1925年因被控煽动、诽谤和兵变罪入狱一年。1924—1943年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1956—1960年任英共执行委员会主席。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