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专题〗传记·回忆·评论 -> 《回忆列宁》(1970)

大哥

玛丽亚·伊里尼奇娜·乌里扬诺娃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热爱比他大四岁的大哥亚历山大。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到“跟萨沙一样”。有几次,当餐桌上端上稀饭的时候,故意首先问他:“沃洛佳,你要什么稀饭,加牛奶的还是加黄油的?”他总是回答说:“跟萨沙一样”。
  大哥坚定沉着,不偏不颇,和蔼可亲,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童年时代却喜欢喧闹,脾气急躁,不太守规矩。大哥对他的影响很大,后来他的性格也完全变好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跟二姐最要好,他俩年龄相近,在一起读了很多书。但玩的时候通常是三个人:沃洛佳、奥丽珈和德米特里。他们一起在院子里玩。
  大哥处死刑这件事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留下了极为强烈的印象。那年他正好中学毕业,后来到喀山进了大学。当时大学里的校规很严:不准那些想进行自修的学生聚在一起,还设有被称为“学监”的监视人员。这些学监经常向他们的上司汇报大学生之间政治性谈话的内容。
  有一次,喀山的大学生想教训教训某个学监,并且总的要求在大学里享有较多的自由。他们写了请愿书。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积极参加了这一活动。但大学生的这份请愿书并没有被接受,却叫来了警察。于是许多学生扔掉了学生证,以表示抗议。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也扔掉了自己的学生证。几十名学生被捕,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也被捕了。
  警察分局长在押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入狱时对他说:“小伙子,您干吗要造反啊?要知道,您的前面是一堵墙。”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是的,是一堵墙。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会倒的!”
  他被放逐到喀山省,在那里受秘密监视。那时大姐也住在那里,她是受公开监视的,警察分局长常常跑来了解情况,问有人来过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呆在家里学习,别无他法。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很用功,看了很多书。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到喀山之后,认识了一些革命者。那里住着几个老民意党人。他并不同意他们的策略和斗争方式,但总是努力从他们那里吸取一切对革命工作有用的东西。他常常向他们提出问题:
  “你们是怎样躲开密探的,怎样在狱中结交朋友的?”
  在地下活动时期,革命者能秘密地进行活动并善于瞒过宪兵和密探的耳目是非常重要的。要是落入宪兵手中的话,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有多少次都可能去服苦役,但是他都机智地避开了。
  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来到彼得堡(即现在的列宁格勒),开始从事地下活动。当时条件很困难。没有我们那时说的技术设备,即没有在印刷所铅印传单的条件。第一张传单就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手抄的。他用印刷体誊写了四五份。可是警察局的走狗、密探是很狡猾的。常常有这样的事:一个密探尾随着你,为了不让你发觉有人盯梢,就把你转给另一个密探,过一会儿再重新露面。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不得不去考察那些穿堂院,并随时保持警惕,注意是否有人盯梢。他特别有办法把尾巴甩掉。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告诉我们,那是在1895年,有一次,他要到某个地方去,发现有个特务在盯梢。他要把这个特务甩开。他就悄悄地钻进了大楼的一个入口处。那儿有一个看门人的房间,看门人恰巧不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走进房间,在圈椅里坐下,隔着窗户看到那个密探在东奔西窜一人呢,怎么如石沉大海,一下子不见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坐在圈椅里哈哈大笑。这时有个人从楼上下来,看到看门人的房间里坐着一个陌生人在捧腹大笑。


  最初载于《少先队员》杂志,1936年1月第1期第23—24页
  按玛·伊·乌里扬诺娃:《忆列宁》1966年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第2版第21—23页刊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