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王凡西 -> 《电影漫谈》(1956)

关于《春》和《秋》



  巴金的三部曲,我就看了《春》和《秋》,印象都不错,而《春》则似乎比《秋》更好些。这二张片子都卖得起座。演员称职,制作严肃,导演用心,当然都是原因,而最重要的,我想还是编得好;编者把广东地道的风俗人情放进戏去,代替了原著的四川风味,看来却没有不顺眼处,确很高明。这一种编法,自然是从《家》开创的(可惜我未曾看),《春》《秋》不过承袭其体制吧了。关于那个戏的好处,人家说的已经太多了,我不想拾人牙慧。我个人看了两戏之后,有一点特别感到兴趣的,就是仿佛找到了一个实例,可以来说明《世电》第八期上关于《有声电影与蒙太奇》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中有段话说:“声音只当它只视作蒙太奇的一个因素的时候,才能起纯粹的正作用而不发挥其坏影响。”这句话,如果你初读的时候,并不觉得怎样,那末看了那部电影并加以比较之后,可能会更懂得其含义精深。二部戏里都有一曲歌,在《春》中,那是当中秋节日,由一个盲妹唱出的,唱的是一段南音《黛玉归天》。这段词唱得并不特别出色,但因它不是硬生生插进去,而是其中应有的节目,同时导演处理得高明,将唱词和白燕与吴楚帆的感情密切地编织在一起,所以听起来不但非常动人,并且还极其有力地加强了戏的力量,特别加强了蒙太奇的应用;这段“声音”是成功极了。在《秋》里也有一段唱词,是由红线女唱的,以唱论,红线女当然高出于盲妹多多,但放在戏中,因为与剧情脱了节,所以听上去万分不舒服,在画面的进行中,虽经导演与演员诸般努力,却仍不能弥补因硬加歌唱而生的滞缓沉闷之感。这首歌,不管它被唱得多好,总是妨碍了蒙太奇,因之是破坏了戏……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