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王凡西 -> 《电影漫谈》(1956)

略谈《姊妹曲》的编和导



  《姊妹曲》的影评原想专写一短文,因为别事忙着,就在这儿谈谈吧。那天我是和一位朋友同去看的,因为我们希望太高,结果二人都相当失望。我的朋友认为导得不好,他特别指出剧中“对写手法”用得太多,看了叫人发腻。至于故事,他倒认为好的。我和他的看法恰巧相反,我以为导不坏,毛病在于故事不够好。“对写手法”自然是相当古老的一种“蒙太奇”,但毕竟是一种有力量的手段,是为电影艺术较其他艺术更能充分发挥的一种手法,《姊妹曲》中运用了它,而且运用得并不叫人讨厌。倘若仅就镜头处理说,我们得承认,导演在此剧中仍旧保持了他一向的较高水准;不过这次他没有给我们像看了《一板之隔》或《水红菱》以后那样的满足,我以为主要是故事有了缺点。按理,这样两个性格不同的女人的戏,是很能够感动人的,事实上它并不感动人,只因为情节的构选是依据了一种公式,而不是符合于现实。母姊二人日夜辛勤,为了供给那个幼女弱妹上学,这情形是很普通的,也是现实的,如果编导者强调母姊——尤其是姊姊的辛勤,强调她对妹子的爱,她对她的万种期望,再以此来和妹子的糊涂轻狂作对比,那不知要有力量到几多倍了。《姊妹曲》的编者(亦即导者)却不这样来对比,他一方面描写姊姊的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描写妹妹的糊涂受欺。从这对比中,人们实在看不出必然的关联,因此就无动于衷了。如果将对比的重点改换一下,姊姊不是为大众服务,而专心为妹妹服务,但做妹妹的却辜负了她,如此一强调,戏的力量就不同了。当然,编导者多半是为了避免感伤的温情主义而有意不这样做的。他企图采取一个最高大的主题,由姊妹二人的不同性格代表出两种人生观:为公而忘我与为己而自私的。这样的主题自然好,可惜,编导者不会一贯地这样做,他一方面要排斥温情而同时又想借温情来造成剧力,结果便是二者都不曾做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